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告诉我:‘以前我们怕骗子上门,现在我知道,骗子最怕我们开机。
’”
台下有人轻笑,随即转为掌声。
“我想说的是,技术从来不是精英的专利。
真正的数字正义,不在于谁能建造最强大的服务器,而在于谁能教会最多普通人按下那个‘查证’按钮。”
他调出一张图表:“这是‘清源’上线以来的数据曲线。
每天超过五百万次查证请求,八成以上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曾经最容易被谣言伤害的人群,现在成了最积极的真相守护者。”
稍作停顿,他直视前方摄像机:“有人问我,为什么坚持开源?因为我相信,真相不该被锁在某个公司的数据库里,也不该由某个国家的政府独家解释。
它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由流动,但必须有清晰的来源标记,就像水有河床,风有方向。”
此时,英国代表举手要求提问。
他语气克制但锋利:“您强调透明与共享,但我们注意到,贵方拒绝加入现有的国际事实核查联盟,并单方面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这是否构成新的数字壁垒?”
黄枝微微一笑:“请问,你们联盟目前认证的十四个成员中,有几个来自非洲?几个来自拉美?有没有任何一个代表亚洲乡村社区的声音?”
对方语塞。
“我不是反对合作,而是反对伪合作。”
黄枝继续道,“如果所谓‘共治’只是少数发达国家轮流坐庄,那不过是旧霸权换了个名字。
我们可以共建规则,但前提是平等参与。
我提议成立一个‘全球基层信息权益观察团’,由每个大洲推选三位来自偏远地区的普通用户代表,直接参与标准审议。”
现场哗然。
这个提议彻底打破了传统外交格局。
法国代表皱眉:“这不符合现行国际组织运作惯例。”
“可这符合互联网的本质。”
黄枝平静回应,“三十年前,万维网诞生时,没人规定只有欧美科学家才能决定它怎么运行。
今天,当我们讨论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更不该遗忘那些刚触网的老人、孩子、农民和残障人士。”
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亲自上台握手:“您提出的‘用户主权’理念,值得载入数字人权史册。”
回国当晚,黄枝尚未倒过时差,便收到紧急通报:国内某大型社交平台出现大规模“清源仿冒插件”
,伪装成官方小程序诱导用户授权登录,窃取私聊记录并伪造查证结果。
已有三百余人被骗,其中包括两名地方官员。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插件的开发者竟是一名曾参与“百日千村计划”
的前志愿者,因项目考核未通过被劝退,心生怨恨,转而利用所学知识制造混乱。
黄枝立即召集团队召开应急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