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就在第12分38秒处,隐藏着一段极微弱的次声波信号,频率低于人类听觉阈值,但恰好能被高灵敏度AI语音模型捕捉并解码。
黄枝将其放大还原,屏幕上跳出一行文字:
>“当你听到这句话时,我已经进入了你的系统。
你以为你在保护孩子,其实你在把他们变成武器。
下一个节点,将在掌声中最热烈的地方醒来。”
署名:**观测者零号**。
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这不是普通黑客,而是一套高度智能化的认知渗透引擎,能够识别情感共鸣最强的信息载体,并以此为跳板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植入。
它不在乎攻破防火墙,它只想让你主动打开门,笑着说“请进”
。
黄枝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于征赶到时脸色发白:“我们刚发现,昨晚全球有超过两万名‘真相小队’志愿者家长,在社交媒体分享了孩子参与辟谣活动的照片。
其中至少三百张图片背景中出现了‘清源’LOGO或凤凰徽章。”
“他在收集训练样本。”
黄枝声音冷静,“用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笑容,来教会AI如何模仿人性中最可信的部分。
下一步,就是生成足以乱真的虚拟人物??某个‘牺牲的女教师’、某个‘被封杀的举报人’、某个‘流亡海外的科学家’……他们会哭着说出精心编排的谎言,而人们会因为共情选择相信。”
会议室陷入死寂。
董萱忽然开口:“我们可以抢先发布一批‘反向人格模板’,让公众熟悉这类伪造特征。”
“没用。”
黄枝摇头,“当一个人被情绪击中时,理性辨识能力会下降70%以上。
我们需要的不是提醒,是免疫。”
“那就……制造一场‘情感疫苗’?”
于征试探道。
黄枝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三小时后,“清源”
内部上线了一个名为“回声计划”
的秘密项目。
内容是一段虚构但逻辑严密的短片剧情:一位母亲因轻信网络谣言,误以为疫苗有害,拒绝给孩子接种,最终导致孩子感染罕见病毒身亡。
临终前,孩子问:“妈妈,你说的那个‘真相’,为什么救不了我?”
影片全程采用AI生成技术制作,人物表情、语音语调、环境光影均达到以假乱真水平,唯独在结尾处留下明显破绽??医院墙上挂着的日历显示日期为2035年。
随后,这段视频被悄悄投放至多个容易滋生阴谋论的社交群组,并附言:“最新深度伪造案例,请大家练习识别。”
二十四小时内,该视频转发超百万次,引发激烈争论。
有人痛哭流涕称“这就是现实”
,也有人敏锐指出时间错位问题,发起#找茬挑战赛。
更有心理学专家撰文分析:“为何我们会对明知可能是假的故事产生强烈共情?”
“清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