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夹杂着炒菜声、狗叫、电视广告,却真实得令人窒息。
弹幕起初零星飘过质疑:“剪辑过的吧?”
“剧本感太重。”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讲述相似细节??父亲修车时哼的小调、母亲晾衣服时总爱甩两下衣架、爷爷讲睡前故事必加一句“再不睡狼就来了”
??某种共振悄然形成。
一位网友上传自家老式录音机翻录的磁带片段:二十年前,他五岁,哭着说不想上幼儿园,母亲轻声哄:“等你长大就知道,今天是你最快乐的一天。”
如今他三十岁,坐在电脑前听着这段录音,打出一行字:“我妈去年走了。
我以为我忘了她的声音,原来我一直记得。”
直播进行到第七个小时,一名自称“认知矫正中心顾问”
的网友发来挑战:“你们所谓的真实,不过是情绪化的碎片。
科学需要可验证的数据,而不是眼泪。”
回应他的,是一个来自青海牧区的女孩。
她举起一台旧手机,镜头晃动,拍向远处山坡上的羊群。
“你说要数据?”
她声音平静,“我爸爸三年前被一段视频骗了,说政府要收走牧民的草场,他信了,带头闹事。
后来派出所送来一份红头文件,他不认字,还是不肯信。
我就用录音笔,把他每天说的话都录下来,又找老师翻译文件,一句句比对。
最后我问他:‘爸,你记得去年冬天最冷那天,你给我捂脚的时候说什么?’他说:‘我说,只要你在,这片草原就还是我们的家。
’”
女孩停顿了一下,“然后我说:‘可文件里写的,也是这句话。
只是换成了国家对我们的承诺。
’”
她没再多说。
镜头转向窗外,夕阳落在雪山顶上,金光流淌如河。
那条挑战留言再没回复。
当晚,“记忆认证”
类谣言传播链全面断裂,境外服务器IP批量失效。
公安部通报,破获一起跨国数字认知战案件,幕后组织代号“遗忘工坊”
,专门研发情感剥离型misinformation,目标直指家庭纽带与个体记忆的真实性。
黄枝却没有轻松。
他知道,赢下的只是一役。
真正的战场,仍在每个人的日常里。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特殊申请:云南那位曾打女儿的父亲,希望加入“星火播种计划”
志愿者队伍。
附信中写道:“我不懂技术,也不会说话。
但我现在每天接送孩子放学,主动问她学校的事。
昨天她告诉我,班上有同学转发了一个‘外星人潜伏教师’的视频,她没直接反驳,而是拉着那人去查科学课笔记。
她说:‘我们要先看证据,再决定怕不怕。
’我听着,忽然觉得,我也能学会这样活着。”
黄枝批准了申请,并在备注栏写下:“信任的重建,从愿意低头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