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美梦破灭,梁王只得悻悻回家。
但是,他从此死死记住了袁盎这个人。
当袁盎打喷嚏时,他能否想到这是因为梁王刘武在“念叨”
他呢?
袁盎这个人非常地奇怪。
文帝时,柴武准备造反,牵连到高祖的庶子淮南王刘长。
文帝用囚车把刘长送到蜀地。
袁盎劝谏他说:“您一向宠爱刘长,致使他性格骄傲刚烈,这样骤然的打击,我怕他承受不住,死在路上。”
文帝不听。
结果刘长果然绝食而死。
文帝“哭甚悲”
,大悔不听袁盎的劝告。
可见,袁盎这个人是知人的。
刘武之受宠,十倍百倍于刘长,自己毁了他的帝王梦,刘武会怎么对付他呢?
似乎是不言而喻。
这样说来,袁盎是一个“为国不恤身”
的忠臣了?如此又说不过去。
袁盎曾做过吴王刘濞的国相。
国相乃是朝廷派出的官员,既是为了管理诸侯国的内政,同时也有监视诸侯王的意思。
刘濞一直有心造反,袁盎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他没有将吴国的事情上奏给景帝,而是任由刘濞的造反准备工作一天天完善起来。
袁盎人缘很好,吴王刘濞也非常喜欢他,常常赏赐给他大笔的财物。
是因为贪恋富贵,所以他没有上报刘濞的反迹吗?还是他担心自己的奏章递上去的那一刻,那个待他不薄的刘濞就要抄起大刀砍掉他的人头?
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每当景帝向他打听吴国的情况,他总是说:一切太平。
这说明,袁盎并非是那种忠臣。
那么,他不惜得罪当朝太后,不惜得罪恩宠加身、平乱时又立有大功的梁王,图的是什么?
太史公对他的评价是:“好声矜贤。”
原来是贪图虚名,其实也就是想落得个好名声。
袁盎的侍女曾与他手下的小吏私通。
袁盎知道这件事却不挑破。
如果按照渡边淳一的说法,这种沉默乃是出于男人的自尊心,所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以此来维持表面的“和平”
,那也就罢了。
可怪的是,小吏得知事泄露后逃跑,袁盎竟然骑着快马追上,小吏魂飞魄散时,却听他说:“不必惊慌,我来是要将侍女送给你!”
后来七国之乱爆发,袁盎为吴王刘濞所执,看守他的正是这小吏,小吏知恩图报,将他放了,因而救了他一命。
不过袁盎不是神,该不会预知到此事吧,若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大概也不需要小吏来救了。
把梁王赶回家后,袁盎还不收敛,他接着举荐王娡所生的刘彘做太子。
景帝这次没发怒,而是笑呵呵地答应了。
可见皇权治下的是非善恶没有标准,皇帝的是非善恶就是标准!
刘彘即太子位。
这就彻底绝了梁王的念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