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后来终于拜他为丞相,又封他为平津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公孙弘病死在任上。
他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明显就是其爹干的好,其子享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刘安,此人的所作所为给其后人所带来的结果跟公孙弘正好相反。
祖上无德,子孙有遗殃!
刘安,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
刘长谋反被文帝发配到边疆,因而绝食至死。
刘安的造反,不光是因为觊觎皇帝宝座,其中也有为父报仇,甚至帮父亲“圆梦”
的成分。
刘安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他招致天下贤才以为宾客,修了传世名作《淮南子》(也称为《鸿烈》或《淮南鸿烈》)。
《淮南子》共二十一卷,阐述和改造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塞翁失马”
的典故就是出自这本书。
不过,刘安修书的目的并不单纯。
武帝是崇儒的,他接受了董仲舒“大一统”
的理论。
这个“大一统”
就包括政治的大一统,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就是一般的诸侯王对此也会非常反感,更别说刘安这样有心造反的人了。
因此,他修《淮南子》,用道家思想做鼓吹手,是为了从理论上、思想上来对抗武帝的崇儒和大一统。
《淮南子》所阐释发展的“无为而无不为”
思想,就是为了反驳武帝的“有为”
政治,给诸侯国的存在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合理性。
当然,造反不可能光凭一本书取得胜利,所以刘安日夜都在秘密地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由于他“崇儒抑老”
的新政推行太过急切,引起了好黄老之道的祖母窦太后的不满。
刘安选择在这时候入朝,就是为了打探长安城里的消息,怕自己错过了夺取政权的时机。
这时候的武帝根基不稳,非常危险,连他的心腹、母舅田蚡都采取了骑墙观望的姿态。
田蚡对刘安说:“现在皇上还没有儿子,王爷您是高皇帝的孙子,仁义道德天下莫不称赞。
一旦皇上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么继承皇位的舍您其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