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再拿起苏联派遣特使的报告,何锐觉得斯大林总书记要么是飘了,要么是过于紧张。
还有一种可能,斯大林为德国的战斗力而紧张,同时为了实现俄国民族主义理念而飘了。
何锐不在乎斯大林本人的心路历史。
中国南下接管印度支那前,先通知了苏联与世界各国。
而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并没有事先告知中国,这在外交上属于对中国表达极为不信任的态度。
现在派莫洛托夫来见何锐,斯大林真的是想太多。
如果何锐此时见了莫洛托夫,就等于是以苏联小弟自居。
何锐怎么可能答应。
想了想,何锐在文件上批示,“这只是一场外交部长级别的会面。”
首发&:塔>-读小说
中国外交部到8月15日给苏联回电,中国外长李时光将与莫洛托夫会面。
原本中国外交部想用更低的待遇接待莫洛托夫,譬如派东欧司司长见莫洛托夫。
但当下的世界烽烟四起,欧洲战争并没有熄灭的迹象,在这种时候不适合对苏联表达的过于强硬。
这才做出了一点点的妥协。
消息传回到苏共政治局,立刻引发了一阵对何锐的嘲讽。
在苏共政治局委员们看来,何锐这就是又当又立。
中国可以吞并法属印度支那,凭什么苏联就不能收回波罗的海三国?!
布哈林就猛烈抨击道:“中国已经显现出帝国主义的傲慢,这很危险!”
如此发言得到了相当多苏联政治局委员们的赞同。
斯大林则慢慢抽着烟斗,思忖着何锐到底是什么意思。
出于政治上的礼貌,中国南下接管法属印度支哪前,已经将行动告知给了斯大林。
斯大林认为中国也许并不是真的想将法属印度支那变成中国的国土,大概会继续按照朝鲜模式去经营,朝鲜模式在苏联看来就是建立起卫星国。
苏联研究机构认真研究过中国建设势力范围的模式,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还引用了不少欧洲学者的观点。
欧洲学者用中国传统的“天朝朝贡制度”
与何锐处置朝鲜、阿萨姆、上缅甸的行动对比,推导出何锐现在的手段是中国传统建立势力范围手段的结论。
斯大林并不认为何锐是一个傲慢的人,中国当下的反应让斯大林感觉到很不解。
苏共中央成员并不认为中国现在的态度对苏共很重要,讨论的方向很快就转入如何应对来自德国的压力。
紧跟斯大林政策的委员们认为,只要苏联在1942年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实力就位居世界第三,冠绝欧洲。
这是非常扎实的巨大优势,苏联在原材料采集(采矿)业,原材料加工以及军工技术领域方面追平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代差,军事装备产量远超德国。
虽然苏联的轻工业品产量差强人意,但是中国为了获得苏联的原材料,在轻工业品贸易上没有设置任何障碍。
苏联的原材料采集业有着非常巨大的产能,足以用原材料支付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所以苏共中央大部分领导人都认为,既然从任何角度来看,苏联都将一飞冲天,现在要做的是拖到1943年初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那天。
斯大林此时也将何锐的事情抛在一边,与政治局的同志们就此事进行了讨论。
讨论了好一阵,斯大林最终决定,在当下苏德边境上开始修建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