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虽然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进攻型红军的确过于纸上谈兵,超出了苏联现在的工业实力,但是整体思路倒也没错。
此时,斯大林总书记只是让图哈切夫斯基靠边站的处理方式又得到了众人的赞赏。
俄国传统斗争是很残酷的,一旦失势就可能小命不保。
从斯大林上台后,就坚持了不杀人的底线。
现在,图哈切夫斯基的理念被认为有一定的正确性,图哈切夫斯基本人也只是靠边站,红军在进攻方面的发展并没有被打断。
现阶段,苏联红军的建设思路变成了在国土的大城市构建筑垒地区,同时配备大量的装甲部队,机动力量依托坚固的筑垒地区作战,这样的思路得到了高度认同。
苏共委员们普遍认为,只要等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红军就可以处于国土防御战争的不败之地。
而英国对德国提出的要求,足以证明英国对于苏联的重视。
会议讨论了现在的欧洲局势,苏共委员们普遍认为英国现阶段并不会与中国开战,而且表达了对德国会不会退出法国的怀疑。
法国现在已经是一条死狗了,即便德国退出法国,法国最少还得10年时间才能拥有抵挡住德军进攻的能力。
一旦德国退出法国之后,新的法国政府就有了完整主权,自由法国政府则失去合法性与号召力。
英国不仅通过外交手段拆掉了中国利用法国的抓手,还能与法国一起维护殖民统治。
这对于英国来说有巨大好处,法国不得不加入对抗中国的阵营,也降低了法国报复德国的可能。
而德国不进攻苏联,但是德国一定会提防苏联,守住西欧资本主义的东方门户。
低效苏联对外的影响力。
美国很想挑动欧洲内战,为美国牟利。
一旦欧洲大陆再次形成均势,美国介入欧洲的机会也消失了。
英国再与美国谈判,就不用受到美国的要挟。
整体分析下来,英国依旧能够靠着自己的手段在世界搞平衡,彰显了英国的实力。
至于中国会不会按照《太平洋宪章》对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宣战,苏共中央都认为不可能。
欧洲上层对何锐有很高的评价,苏联上层同样认同何锐的能力。
但是苏联上层认为何锐是一个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领导人,是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所以苏共中央认为何锐不会选择对整个欧美开战。
苏共中央最终的决定以拖待变。
不仅观望欧洲局势的变化,更要等待苏联发展的质变。
在英国,在德国,都有数量不算多的社会主义者们认为中国才代表世界的未来。
英德谈判的消息被这些人送到了中国,中国情报机构将分析后情报送到了中央委员会。
如果《太平洋宪章》不是何锐提出的,提出的同志必然遭受到巨大的压力。
如果只是从结果来看,太平洋宪章刺激到了德国为代表的法西斯,以及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主义。
现在两者开始接近谈判,很快就可能组建起一个新的联盟。
英国这根搅屎棍非常精通大陆平衡政策,按照英国的思路,法国现在非常虚弱,英国利用德国牵制苏联,又利用法国牵制德国,同样还反过来利用苏联牵制德国,用德国平衡法国。
在这个平衡上,组建了反解放的帝国主义力量。
在亲眼看到事情发生前,同志们真的没想到英国竟然能够将局面推进到现在的阶段。
对于英国的手段,同志们有着利己主义的气恼。
见同志们憋着不吭声,何锐自己主动说道:“英国上次和我们作战,动用了百万大军。
英国现阶段做的很好,但是英国何时能够派出他的百万大军呢?”
见同志们的神色稍微好了点,何锐继续说道:“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团结在一起,对于全球解放战争来说是一件好事。
战争理念的清晰度越高,战争的胜负就越有价值。
反动派们越是集结,欧美人民就越能认清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