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百六十三章 永济渠开建(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刘泰来说,考举制度是个绕开察举制这种滋生世家土壤,关乎自己选才储才的制度。

但对司马睿来说,这制度所带来的甄选天下才俊本身并不重要,重要得是要绕开琅琊王氏的掣肘,让自己能从自己麾下世家中挑选适合的世家出来制衡王家。

所以,司马睿马上便把这消息发出来,表示希望跟晋廷麾下的世家一起商议考题,从而甄选适合的人才为朝廷服务。

当然琅琊王氏也是在其中,只不过琅琊王氏在纯粹的学问上的确比其他那些理论派系的世家要弱一些。

没办法,琅琊王氏这几代精力都放在帮助司马氏稳定朝廷局势上,像司马越配上王旷王衍,以及现在的司马睿配王导与王敦。

这样在做学问上,王氏自然要比其他家族要差太多,而其他家族的权利没司马家来得大,那回到家里自然也就只能做学问。

这就让王家想要参与到这新游戏中时,也拿不出太多人手来参与其中。

或者说自己家族拿来出的人面对着其他家族拿出来的精英,是连撑场面都做不到。

没办法,这些晋廷的世家也看出来了,这次不论司马睿与王氏在竞争什么,但好不容易从他们指缝中流露出来的甜头,自己可不能错过了,一个个的果断扑上去。

不管将来到底是帮助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先占下位置来再说。

可以说,刁协这一手的确让王家很被动,不再进行察举制,而变成考举制后,王家一时间有些没适应过来。

只不过,对比起刘泰推行考举制力求公平公正,对司马睿来说科举制就是自己手中工具。

谁家想要投靠自己的,老子马上给你量身打造一次考试,并且考试都必须要不糊名,写明家族,哪怕伱交白卷也给你通过。

不过这时代的世家到底是要脸的,都已照着自己家最擅长的方面出题目,而且都还是不糊名的考举制,对世家来说还是会写满卷子的。

所以到了这一年,不论是刘泰,还是司马氏,都开始实行考举制。

当然所谓察举制推荐的制度倒也没取消,晋廷和刘泰肯定是继续执行。

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察举制与考举制,两个制度并行会成为常态。

只不过,刘泰对于察举制会相对苛刻一些,凡是推举的人有连带关系,而考举制则是宽松一点,至少考举制通过的人才,至少在实力上让人无话可说。

不论怎么说,想要组织起涉及整个势力的考核,都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些偏远地区要通知到,并等他们赶过来。

所以这种事情就算议论的再多,那也是冬天才需要关心的事。

而刘泰第一关心的事情是春耕,随着春耕的结束,刘泰自然把心思全部都扑到第二关心的事上,自然就是曹嶷正在建设的永济渠。

经过一年实地勘测,寻找了各地水脉资料,郭璞依照山川地势进行规划,打通拓宽相应河道,引入运河补充航道的水脉,画出运河上上符合山川地势的重要节点作为码头或者市集。

而王波则根据整个水道,按照先祖治理黄河的经验,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尤其王波认为,因为邺城处于运河两处的交界点,已开出利漕渠沟通了漳水与泌水,成为双方重要的节点,所以这条运河完全能由一个工程拆成两个工程。

一个是疏通邺城到津口,确保整条漳水一路畅通无阻,沿岸建设港口。

另一个工程是打通邺城到汲水的所有通道,从而确邺城到汲水这一路畅通无阻。

只不过这时出现了问题,就是邺城以南的几条河道有着明显的落差,需要加长航道来解决水流落差的问题。

这样的话,需要侵占的农田就非常多了,甚至有一部分的农田百姓们已经耕种了下来。

这些都需要官方出面,迁徙一部分的百姓,希望刘泰予以通过。

刘泰看了方案之后,倒是略带着几分疑惑的说道,“为什么不用运河船闸?”

“什么是船闸?”

一行人看着自己交上来的方案,被刘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多少有几分的傻眼。

因为在刘泰理所当然的认为在古代已经存在的船闸是在宋朝才出现的。

刘泰倒也只当做船闸是现代航运体系发达后才出现的技术,马上便让将作监的解飞过来。

对比起自己动手,还是自己动动嘴皮子来得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成马甲大佬后系统又在嗑糖了骗了康熙曲线升迁:权道情谋重生之原配娇妻抱上鱼尾巴后我渡了999次天劫丧尸他后妈团宠格格是食修七等分的未来都市极品仙尊我有一座恐怖屋三岁半大佬又在靠卖萌求生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臣下之妻贞观女相缚春情重生年代她成了大佬的团宠被迫营业的算命先生日常联盟之最强选手我在古代有工厂我靠做NPC修仙[全息]六年后,大小姐带着系统杀回来了我在平行世界打副本这不是钓鱼游戏吗[全息网游]太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