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思成滚动鼠标,将其中两张图片放大。
仔细再看:第一张图片中,像是一只拼到一半的青花缠枝纹盘,但烧不怎么好,胎质粗燥,青花中夹杂着黑斑,发色很暗,且泛灰。
在场都是专家,哪怕研究重心不是瓷器,也能推断的出来:这是明清时期的民窑青花。
十有八九是小作坊,规模比较小,工艺不过关。
再看另一张,虽然拍的是底足,外形轮廓一模一样,明显把刚才那半只盘翻过来。
而且还有款,不过只剩一半:天顺年。
感觉少了一个字,应该是“天顺年制”
……咦,等等?
这是天顺青花?
干考古的都知道,举世间,只有三件天顺青花:故宫一件、山西博物馆一件,湖北博物馆一件。
所以,这是第四件?
哪怕只是一件残器,哪怕只剩三分之一……
林思成拿起话筒:
“三月初,修复中心计划考察学习绛县的澄泥砚工艺,我和老师到了运城。
恰逢农历二月二,解州关帝庙举办庙会,我们在文玩市场淘到了一块瓷片,也就是有‘天顺年’的这块底足。”
“经过实验对比,无论是胎釉成份,还是工艺,和山西博物馆的明代天顺青花波斯文筒式炉完全一致。”
“之后,卖给我们瓷片的老板又拉回来五筐,比对后,拼出了照片中这半只青花缠枝纹盘。
除此外,我们在剩余的瓷片中,发现了几块白釉瓷片。”
林思成点了一下鼠标,屏幕上出现几块白瓷片:釉成莹润,既透且亮,胎也极薄。
无论是胎还是釉面,看不到什何杂质和斑点。
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完整器的品相极好,烧制工艺极高。
林思成又点了下,图片下方出现一张数据表:
“经鉴定,这几块瓷片距今900±30,年代为北宋末——金代初,瓷胎成份为高铝低钙土,AlO约38.54%,CaO:
“之后,与当地部门协商一致后,我们开始征集文物。
一周后,在永济市征集到白釉碗十二只,白釉瓷枕两件,三彩陶枕两件,并白釉瓶、刻花盘在内的瓷片两百八十二件……”
“经鉴定,其中的七只白釉碗、两件白釉枕、两件三彩枕,并两百一十六件瓷片,年代距今均为九百年,即北宋末,金代初。
同步检验胎釉成份,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说着,林思成一点鼠标:
一件诗文瓷枕,一件孩儿三彩枕。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许多专家不由的感叹:这一对瓷枕,烧的挺不错啊?
吕所长和几位故宫的专家却眯住了眼:这两件,怎么和故宫中的藏品那么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