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也从“学而致之”
破题,接着又用“理”
来承题:“夫大而至于圣神,皆一理之充极。”
再开始起讲:“然非学,何以驯致之哉?”
精彩之处,在于“中股”
之后,直接转到《中庸》,阐述惟至诚者方能致圣神,全篇收尾总结即“学以诚”
,并回到《孟子·尽心下》,将学、诚、仁、智、善、理与大而化圣、神不可知完美结合起来。
王渊好歹跟着王阳明学了一年多,不自觉融入“知行合一”
思想,但体现得并不突兀,也没有违背朱熹的批注。
,!
扰考生答题。
王渊猫着腰站起来,清理自己号舍的蜘蛛网、灰尘之类的异物。
接着又拿出榔头、钉子和油布,把整个号舍都用油布遮好,可防止风吹日晒雨淋。
油布没钉牢靠的,那就得担心意外了——淋雨暂且不提,如果遇到大风,直接把你写好的答卷给吹飞,到时候你哭都哭不出来。
钉油布,这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便是巨婴才子金罍都很熟练。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已经是五更天了(约凌晨五点)。
“咚……咚!
咚!
咚!
咚!”
一慢四快五声响,这是外边在打更。
更夫甚至还喊出避鬼驱魂的口号:“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本来折腾大半夜,考生们还想打盹儿,听到这喊声啥睡意都没啦。
王渊比较心大,裹着毯子,直接趴桌上睡着。
但睡下不到一刻钟,站在外边的号军就敲打号舍,提醒道:“相公起来,题目纸来了!”
历史上,由于科举作弊现象严重,嘉靖朝进行了许多改革。
比如乡试题目,必须在考试当天,由主考官与监临官临时翻书决定,而且准许给考生出胡乱截搭的怪题。
但现在还是正德年间,乡试没那么多规矩,考试题目提前两三天就出了,而且不准出扰乱经义截搭题——这种题目,顶多能在考生员的时候出。
此时天光微亮,王渊点起蜡烛,一边研墨一边看题。
明代乡试的强度非常高,一天考一场,第一场要作七篇八股文,其中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而且必须在黄昏时刻交卷。
也即是说,真正的答题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七篇八股文够考生忙活的。
清代就要时间宽裕得多,考试内容变化不大,却有三天两夜时间答题,磨洋工也能生生的磨出来。
把七道题目大略扫了一遍,王渊闭眼构思第一题。
等到天色透亮,王渊便吹掉蜡烛,开始在草稿纸上拟作。
乡试没有人来戳印,可以自由调配时间,只在黄昏前交卷即可。
第一题,取自《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这个主考官出题很刁钻啊,讨论的是“神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