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孩子们只逗留一月,便纷纷返回京城,只有宋灵儿和黄峨留下来。
又在山上起一书院,王渊每天抽几个小时,亲自教穿青寨的孩童读书,闲暇时候则继续完善经济学理论。
宋灵儿倒是挺自在,仿佛回到少女时代,见天拉着黄峨去打猎,可惜没找到以前喂养那只熊猫。
听说当朝太师在山中结庐讲学,贵阳富户纷纷把子弟送来读书,许多贫寒士子也自发前来求学。
不到两月,穿青寨便热闹起来,仅王渊新收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宋公子也经常进山,讨教一些物理学知识,还请王渊教他如何做实验。
黄峨被宋灵儿折腾得够呛,实在不想再去打猎了,竟被宋公子聘去宋氏族学做物理老师。
于是乎,黄峨也焕发青春,不用想着相夫教子,每天授课、读书、写诗,还在宋氏族学建成了一个实验室。
对于宋灵儿来说,这样的日子最自在,犹如动物被放归山林。
对于黄峨来说,这样的日子也很舒服,她仿佛成了归隐田园的女隐士。
就是苦了京中几位妾室,三年都见不到丈夫,除非她们专门跑来贵州一趟。
王渊丁忧的第二年,播州乱起。
起因是杨氏旁支土司,无故霸占民田,弄出好几条人命,激起当地苗族起义(其实是乡民暴动)。
桐梓营和绥阳营立即出动,不但弄死了那个小土司,还以追击余孽为借口,进入播州杨氏的核心地盘。
杨氏母子大惊,召集土兵打了一仗,被线膛火枪打得溃不成军。
土司杨相畏罪自杀。
杨母带着孙子杨烈请降,播州就此改土归流,整体划归贵州管辖,贵州终于增设右布政使。
朝廷也没有为难杨家,允许他们保留浮财及五千亩地,但剩下的土地全都得交出来。
即便如此,杨家数百年积累的财产,也够他们世世代代当富家翁。
西南地区的心腹大患,终于彻底扫除了,小皇帝都不知道该在哪里用兵。
老挝?
汪鋐正在撺掇小皇帝收回老挝,在原有的“老挝宣慰使司”
的基础上,设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司。
说白了,就是在老挝建省,仿照明初统治贵州的旧例。
此议引发巨大争执,激进派、少壮派和投机派纷纷响应,改革派内部甚至因此出现分裂。
这完全出乎王渊预料之外,乱子竟然不是旧党的反攻倒算,而是投机派发起的领土扩张建议。
甚至那些年轻的言官,也有许多高呼着开疆拓土,整个朝廷弥漫着一种狂妄自信的风气。
五位阁臣,次辅汪鋐是发起者,首辅毛纪坚决反对,王廷相保持沉默,罗钦顺建议慎重,陈雍对此不发表意见。
桂萼撺掇着常伦,又拉严嵩一起,裹挟年轻的物理门人,大肆鼓吹扩张言论。
心学官员纷纷劝谏,认为交趾收服才几年,就算要在老挝建省,也得把交趾彻底理顺之后再说。
双方势均力敌,但身居中枢的心学与物理弟子,已经产生明显的裂痕。
汪鋐这家伙,竟以一己之力,把王渊精心设计的局面搅乱。
朱载堻被说动了,他迫切想要用军功来建立权威。
连续试探好几轮,小皇帝终于忍不住,直接下令在老挝设立卫所。
也算他还有些脑子,老挝连卫所都没有,全是一堆土司,设个屁的省啊?
先得派军队过去,接着移民耕种,并吸纳当地的汉人或亲汉者,发展一二十年看能不能建省。
很可惜,明军大败。
不是老挝土司的兵力有多强悍,而是那里遍布荒山野岭,蛇虫鼠蚁和气候将明军击败。
但是,小皇帝宣布自己胜利,朝廷也对外公布捷报,就连老挝土司都服软了,因为那些土司也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大明在老挝设立四卫十二所,算是进一步加强对老挝的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