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一说了,无论做官的还是平民百姓一早就开始出门互相庆贺新年了。
拜完年的都城百姓就开始惬意的“逛街”
行程。
看过梨白之前的文章介绍的小伙伴,应该对“马行街、潘楼街”
不陌生,这都是汴梁城知名的商业街。
正月初一,除了这两条街外,城东的宋门外,城西的梁门外踊录,以及城北的封丘门和城南一带早就搭好了彩棚,沿街售卖过节应季的小物什,也有一年到头受欢迎的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具之类的货物,这一圈走下来,如果不捂紧钱袋子,还真得就容易“满载而归”
。
万恶的周五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节课,努力加油写,今天这两章和字数总算写出来了,明日继续剧情。
周六周天都有课,宿舍正课时间不许挂窗帘,我这上的哪里是大学,明明是回不了家的另一版本的高中嘛吗。
第174章小洁儿
“姨娘,外面人多烟气重的,可别害您被人群挤了,还是坐在车上逛吧。”
外面一个侍卫叠手看了看前方的人群,再想起之前小将军的一系列吩咐,还是犹犹豫豫的劝导着。
“没事,我们就下去看看,很快就回来。”
宋若若看着时辰早,人群也不挤,再说好不容易出来一场,不逛逛怎么能安心回去呢?
“是啊,总在屋里是要憋坏的,再说还有你们一堆人陪着,再怎么样也丢不了两个大活人呀。”
姜桨跟着帮腔,话说间已经拉着宋若若的手准备下去。
丫鬟们都懂眼色,早就准备好了下车的小凳,各个面露喜色。
她们也是想要跟着去采买逛街的,又好玩又轻快。
主子们手里都有银子且也都不是小气的人,哄得两位主子高兴了的时候,还愁没有她们的赏赐吗?
侍卫见众人都兴致盎然的样子,也只好悻悻走到一边让开。
几人准备了一番,叫两人和马夫留下看车,他们紧紧跟在宋若若身后挡着,生怕宋若若被人磕了碰了。
街上卖绣品小吃的女子并不在少数,四处都是花团锦簇的热闹,连过一阵才用得到的花灯剪纸都早早地摆了出来,看着色彩怡然,很有烟火气息,街两侧是各色店面,其中不乏一些医馆酒楼衣料店,通通隐匿在烟火之后。
街上不缺有些姑娘娘子在逛,她们身边都跟着三三两两的婆子丫鬟们护着,只有普通人家的姑娘才单独与旁人成伴的来逛,花花绿绿的甚是多彩。
虽然宋若若和姜桨身边跟着的人略多了一点,但人们也只当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出来逛,并没有惊讶之色,只不过会因为她们身后那几个脸色黑压压的侍卫而诧异,忍不住往这边多看几眼,只是不敢多看罢了。
小摊贩们可不管这些,见几人都穿得好,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样子,反而更加热情了些,若不是有侍卫们在周围,他们估计就直接下来拉人了。
逛了不过半盏茶,身后小厮丫鬟手里就多了几篮子东西,什么酸啧梅子、糖炒栗子、糖炸油饼、柿子饼什么的应有尽有,散发着阵阵馋人的香味。
这是宋若若第一次随意的买东西,一切吃食都由后面跟着的丫鬟付钱,宋若若不由得感叹,有钱人就是好啊。
姜桨虽然总是出来逛,但那逛街瘾肯一点都没有消减,见宋若若看什么都新鲜的样子,她立马举着手指保证要带宋若若把这条街道逛上三遍不可。
宋若若欢快答应,身后的丫鬟们也都雀跃,只有那些深知姜桨体力的随行丫鬟小厮们苦了脸,只觉得整根腿已经开始软了…………
“若若,这个不错。”
姜桨拿起一个纱花环戴在宋若若头上,顺手拿起摊位上的一枚银镜来给她照。
粉色的纱花,中间是用绯色纱条捏出的蕊心,上面用针绣上去两枚棉球,都紧促的凑到一处,花瓣软软的散在手里,看着很是漂亮,和她身上的衣服也配。
那做簪花的娘子刚刚送别两位商户家小姐,正是笑容满面的样子。
见两人过来,身边还围了这么多人,忙凑过来将整盒子捧到跟前给两人看,脸上笑意更胜,连连介绍:
“两位夫人好眼光,我这摊位上的花样簪子都是京中如今最时兴的了,而且只要五文钱,又便宜又好看,眼下泉州的夫人小姐们都爱,…………”
那娘子见估摸着有大生意,忙滔滔不绝的说起来,一双满是笑意的狐狸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宋若若拿着剩下的珠钗纱花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只觉得眼熟,看了好几遍才想起来,这样式似乎在自己生产前就见过了,那阵子不适宜用金银首饰那些坠头的簪子,自己便整日戴这些轻便点的簪花绒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