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蒋百里也是点点头同意冯庸的话,毕竟蒋方震留学过日本,对于日本人的陆战战术,其实算是了解最新。
不可置否,日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确实是很不错。
但是相比较的是,日军陆军的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其实已经是落后于奉军。
自从奉军统一东北三省之后,直到此时已经
是有四年左右的时间,在冯庸和冯德麟的大力支持下,把一部分东北经济发展得到的财政税收,纳入到扩大东北沈阳兵工厂的扩大和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之中,使得眼下,其实隐藏在东北北城的一座戒备森严的兵工厂,此时已经足够媲美关内汉阳兵工厂的规模至少三倍有余。
而冯庸穿越而来之前,就已经是一个退役的老兵,手里摸过的枪和炮,也不知道有多少。
何况前世冯庸入伍之前,是军校学生,本身学的就是枪炮的设计与制造,故而,从奶海里,冯庸很容易时不时的从脑海里,亲自花几张图给沈阳兵工厂,其中就包括以目前的沈阳兵工厂能够制造的武器装备条件下,能够制造和设计建造的坦克和轻重机枪,迫击炮,山炮和重炮,还有更重要的海防炮,如今沈阳兵工厂已经在加班加点的设计了。
故而,冯庸才有底气对蒋百里说奉军其实在陆战之中,可以鄙视日军是有理由的。
何况战端一开,冯庸计划是抽调十万左右的奉军在沈阳,锦州一线对辽东半岛的日军关东军进行弧形包围进逼,以优势的陆战武器的火力优势,快打关东军,以一部后撤,其余主力部队弧形从侧翼包围突前北击的日军主力部队,只要围住了关东军的主力部队,歼灭一部分,俘
虏大部分,作为日后的谈判,那就不错的了。
而且,冯庸那时候也开始拉拢英国人,远东俄国临时政府,美国人等不愿意看到东北被日军侵占的列强势力,加入到谈判的可能性之中。
而且,冯庸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冯庸和蒋百里在小轿车一路谈话,不知不觉,已经驶到了沈阳兵工厂的大门。
作为奉军第一个全力发展的兵工厂,这沈阳兵工厂在冯德麟和冯庸击败张作霖取得对但是还是叫奉天的沈阳的统治权之后,旋即马不停蹄的,把原本名为奉天机器局的兵工厂,改为沈阳兵工厂,并且不断的加大资金支持,扩大沈阳兵工厂的扩大与机器设备的购入。
本来沈阳兵工厂规模略微有点扩大的时候,冯德麟想要向日本人雇佣技术人员参与研究和生产制造,但是熟悉日本人尿性的防御坚决不同意引入日本人的技术人员。
因为这些日本人的技术人员,冯庸不用想都知道,八成以上都是日本人的间谍。
一旦引入,冯庸准备秘密研制的武器装备,简直是毫无遮掩的摆在人家的面前了,那是自找死路的一个办法。
何况,冯庸也有后备计划,从德国,美国等地雇佣技术人员。
而那时候,刚刚成立的沈阳兵工厂急需制造枪炮等机器设备,而那时候一战已经结束,
大量失业和失去订单的德国兵工厂,此时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机器设备可以向东北出手。
美国也是一样,此时美国急需扩大市场,东北市场也是美国人的一个方向。
何况,东北的订单也是被美国武器制造商极为的重视。
毕竟,为了扩大沈阳兵工厂,冯庸在两年之前,还专门派了一支外贸谈判的队伍,专门联系美国的武器制造商,以吸引和优惠美国人到东北设厂为主要谈判条件,从美国人那里大量的引入兵工厂所需的技术人员。
这个时候,美国人对于武器技术人员并不是太阻碍,故而很容易引入美国人的武器设计,生产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冯庸给的工资高,才能够吸引这些技术人员的加入。
随着三四年的发展,沈阳兵工厂已经超越关内的汉阳兵工厂,提前七八年成为国内的第一大兵工厂,雇佣有国外的德籍,美籍等除了日本人以外的国家技术人员三百余人,职员一千五百余人,中国方面自己的技术人员也有四百余人,其中很多都是从关内各地高价挖来的技术人才,兵工厂现在有工人四万多人,已经在加班加点的制造武器弹药,其中包括由德籍和中国技术人员自己秘密参考英国人和德国人在一战发展起来的坦克这一新型武器的基础上,在一年之
前,已经开始试验和制造了五辆奉军一式中型坦克,其中最重要的参照依靠就是法国人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款三百六十度旋转炮塔式的坦克。
沈阳兵工厂以此为依据,加上德籍等国技术人员的参与,设计出一款重量为二十一吨,装备一门七十毫米长官火炮的坦克,此前已经基本是饰演完毕,不断的进行修改,基本是已经是在一年之前饰演完毕并且开始进行生产。
不过因为产能的关系,沈阳兵工厂生产的这款坦克,直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百五十辆左右,但是对于冯庸来说,基本是够用了!
毕竟,对于坦克的运用,冯庸已经是在陆军军官学校设立的时候,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