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姜虞送的是什么呢?除了提醒小心港督政府准备的骚操作、注意乔治·索罗斯于九十年代初对欧美金融体系发起的狙击(由此推论对准亚洲只是时间早晚),还有一份相当厚的港内反对分子接受英国政府给予的诸多好处的证据,将这些证据向公众公布,那他们的立场就不言而名了。
接了别人的好处,那你敢说你的发声不是为了英国人!
是公正的吗!
不论他们如何狡辩,港人心里清明,他们都不过是做了别人的狗,为英国主人而狂吠。
英国败走前埋下的隐患之一:曾给数万人极其家属秘密发放英国护照,暗指他们是英国公民,有居英权,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吊着狗的骨头,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愿意上钩。
中国政府明确表明不支持双国籍,所以这一做法绝对是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的,这些人屁股歪倒哪里去了,日后会对港城造成怎样的危害可以想见,历史上一直到二十多年以后还有许多拿到护照的人的身份是保密的。
但这些保密信息在姜虞和系统面前是透明的,数万人的信息太密集,一封信是放不下的,姜虞选了投信的第二天的半夜,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趁夜里逃家,狗狗祟祟地根据系统的指引找到新社负责人的住处,绕开警戒攀上二楼,在二楼的书房发现了要找的人,她没料到这人此时竟还没有睡,原本是想放置卧室外面的。
但不打紧,哪里都一样,姜虞动作放轻,将一个相当厚的牛皮纸袋小心翼翼吊在窗台上,然后敲窗户将人引过来。
夜已深,但负责人精神亢奋没有半点睡意,书房里烟雾缭绕,面前的烟灰缸里已攒下了好几个抽到只剩一点点的烟屁股,他在思考着白日里传来的信息以及信息主人的身份,什么人能拿到这么机密的消息,他们又是否在什么样的场合曾经照过面呢?
负责人想不出来。
这个时候他听到了窗户处发出的有规律地敲击声。
负责人精神一振,悄悄摸过去,隐蔽在窗口一侧静静等待了一段时间,好一会儿没听见任何动静才挑起窗帘,外面寂寥无声,他一只手推开窗,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了下去扯得窗子明显震了一下。
负责人下意识往下看,才发现推开的窗户一角上粘了一个真空吸盘,吸盘的另一头拴着一根细绳,负责人将细绳上的东西拎上来发现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牛皮纸袋。
他想到这一天从到到晚的经历,目光闪烁,不死心地向窗外四处张望,可仍是一片漆黑。
他将纸袋解下,关了窗户,拉紧帘子,还未走至座位便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姜虞隐在屋顶上,一直等到下面的动静消失才悄然隐没在夜色中。
姜虞从卫生间的窗户轻轻地翻进来,好久不进行这么刺激的活动,她心跳都有点不稳。
系统点评:“有特工内味了。”
姜虞认同:“你也一样,总算对得起你的名字了。”
她把外出的痕迹清理掉,才装作去卫生间的样子回到房间,总算家里安安静静,也根本没有人发现她出去过。
往后的两三天里,支持的反对的,两方有来有往,在报纸上隔空对战,看得普通港城市民焦心不已,不知道哪方说的才是对的,而新社一直没有发声,姜虞猜测估计是想等子弹飞一会儿。
最初的文章发表一周之后的周一,新社发声了。
文章一出,报纸上颠倒是非的家伙哑巴了,其后几天更是安安静静一反之前的嚣张气焰。
可他们安静了,市民不乐意了,报刊的版面上公布了好几人收受好处的铁证,哪里的房产,金额的多少,交易的地点,一清二楚,市民一对,这些人可不就是之前报纸上叫嚣最厉害的那几位!
嘴上说着为了港城,干的却是卖祖宗的事!
而新社那日的刊发的报纸上针对市民对房价上升的担忧也表示了中央政府的举措——每年出台保障性住房八万五千套。
两相对比之下,谁是真正对港城好的一目了然。
市民对香港回归的决心越来越强烈,对内地政府治理香港的信心也随之增强。
对于破坏港城的“精英”
分子,市民们出离愤怒,在港督府前游行要他们给个说法。
而推动事态发展的姜虞也很满意,悠然退场,深藏功与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