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安德嘴唇嚅动着,最后垂首,连紧攥着的菜刀也“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
nbsp;nbsp;nbsp;nbsp;旁边的猎户吓得避开,反而只有治安官飞快地抓住了安德的手,“为什么你要做这种事?”
nbsp;nbsp;nbsp;nbsp;安德垂着头,声音喑哑,听不清愧疚还是无力,说道:“那天祖母很吵,我就在想,如果能让她闭嘴的话,那就太好了。
那天,恶魔就来跟我说,想要叫人闭嘴,只能这么做。”
nbsp;nbsp;nbsp;nbsp;“你为什么要杀了你祖父?他对你那么好?!”
治安官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种现实,从阿利斯神父嘴里说出来的是一种故事,从安德嘴里说出来的就是事故了。
nbsp;nbsp;nbsp;nbsp;“老头子也是喋喋不休,让我去认罪。
他真的很烦人……”
nbsp;nbsp;nbsp;nbsp;猎户也没有之前那种神采,惊疑不定地说道:“贝西奶奶又做错什么?”
nbsp;nbsp;nbsp;nbsp;“每天晚上都要来敲门问我吃饭了吗?”
安德皱着眉,“这不吵吗?!”
nbsp;nbsp;nbsp;nbsp;一句话让整个忏悔室都像是冰窖一样,连空气都那么刺骨。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支配、控制、操纵。
nbsp;nbsp;nbsp;nbsp;这是连续杀人犯的三大动机。
nbsp;nbsp;nbsp;nbsp;从杀猫到杀人,这是典型的杀戮升级。
nbsp;nbsp;nbsp;nbsp;对于大多数非职业型的杀人犯来说,杀人也跟出去玩一个道理。
他们也有一种内心驱动,那就是在自己熟悉的地点活动,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甚至也可以称之为“舒适圈”
。
nbsp;nbsp;nbsp;nbsp;于是,就有这么一条数据:「熟人作案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nbsp;nbsp;nbsp;nbsp;这不是因为「熟人」,而是「非职业的犯人」会找「熟人」来犯案,因为他们内心也追求一种安全感,他们也想要控制自己被暴露的风险。
nbsp;nbsp;nbsp;nbsp;所以,这也会有一条事实:「人往往倾向于在“成功经验”
区域重复行为」。
nbsp;nbsp;nbsp;nbsp;对罪犯而言,第一次得手的地点既安全又熟悉,这很容易成为他们再次作案的首选。
这一点也适用于销售、工作、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
一旦某个方法或地点带来了成功,人们就更可能回到那里重复相似的行为。
nbsp;nbsp;nbsp;nbsp;这是本能的路径依赖,也是一种心理安全区的体现。
nbsp;nbsp;nbsp;nbsp;于是,从犯罪心理分析,这人的年龄是在青壮年,才能符合虐猫到杀人这一条犯罪进阶的曲线。
这人是镇子的人,对环境很熟悉,是死者的邻居或经常保持来往的人。
杀猫和杀人事件激增发生在这两个月内,说明这个凶手并不是久居在镇子里面,可他知道自己也许会在这里待很久。
nbsp;nbsp;nbsp;nbsp;排查下来,镇子上只有安德是外来的。
nbsp;nbsp;nbsp;nbsp;再来,自己的祖父母死后,他不像连续杀人犯那样犯罪逐渐升级,而是回落,说明他骨子里面的怯懦,以及悔罪,又或者是一种压抑本性,直到开始杀了第三人——他的邻居。
nbsp;nbsp;nbsp;nbsp;这人开始不可控了。
nbsp;nbsp;nbsp;nbsp;然而“作案对象依旧是邻居”
说明他依旧只是会对熟悉环境下的人更有掌控感,并且只针对弱势群体,那足够说明他的局限性——胆子不大,不敢冒更大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