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战略论:间接路线》在西方战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军事理论的必读书。
因为此书,李德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
。
李德哈特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全球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
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
。
在任何竞争中,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
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
这就是间接路线战略的精髓所在。
因此,“间接路线”
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所谓间接路线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要设法使敌人丧失平衡,以产生一个决定性的战果。
若是一个人沿着敌人所‘自然期待的路线’,‘直接’地向他的精神目标或物质目标进攻,则产生的常常是负面的结果。
沿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结果足以巩固敌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强了他的抵抗力量。
在多数战役中,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
间接路线和《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中的“以迂为直”
的道理相同,看似迂回的路线,却可以比直接路线更快的到达目的。
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不仅是一条原则,而且可以说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表达,这就是‘集中’。
但是,说得更准确些,还是要把它的范围稍微扩大一点,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
为了真正使用这条原则,还须进一步作些解释:要想达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这个目的,就要使敌人分散他们的兵力,这样才能造成一种形势,通过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
于是便形成两个相继行动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敌人方面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
所以,下一步的任何行动都是上一步行动的结果,而真正的集中即为有计划分散的后果。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条基本原则。
只要对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就能防止触犯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普遍的错误。
这个错误指的是给敌人提供行动自由的机会,使他们有时间集中兵力来对抗你的集中。”
大战略、战略和战术
《战略论:间接路线》将战略分为大战略、和战术三个层次,大战略的层次最高,然后是战略,最后是战术。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的手段-目的链的角度来说,战术的目标是战略目标的手段,战略的目标是大战略目标完成的手段,也就是每一层级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手段,下层目标是上层的手段。
大战略的定义是:协调和指导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一切力量,使其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