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
。
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
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
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
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
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祛湿、杀菌的作用。
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以备下次再用。
讲究一点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些明矾,同样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也有的贵族家庭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确切地说是吸血)效果不佳,还是草木灰更物美价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洁、存放月事布时极端隐秘小心,甚至结婚十几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为何物。
对于经期,女性也常用隐晦的暗号来暗示丈夫,例如“面点朱砂”
“戴戒指”
等方法。
唐代诗人王建还写过一首“大姨妈”
题材的诗,描绘的对象是宫女:“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卫生巾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
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
卫生巾广告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据此可以推算卫生巾传入我国也应该在这前后。
胡适创办的《知识》杂志当时还刊登过一篇名为《女子例假布之研讨》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购买使用西药房出售的“上等经布”
。
这种卫生巾包装成盒,一盒12只,用后可洗可弃,被胡适赞誉“实为经布中最好者”
。
卫生纸、卫生巾,都是在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由此也可以窥见我国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卫生巾并没有在我国继续普及。
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女性还是将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代替卫生巾使用。
卫生巾在我国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妈”
的话题咱们就讲到这儿。
万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赶上“大姨妈”
来探访,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记得到时候谢谢王老师教会了你这么多本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