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
可以看出,一日几餐还涉及民族习惯和价值观念。
20古代的“炊饼”
是什么饼
《水浒传》里,武大郎的职业是卖炊饼。
很多朋友以为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今天的烧饼,甚至还有厂商以武大郎名字作为品牌,注册了烧饼的商标。
其实这是对武大郎的误解、对炊饼的误解和对历史的误解。
武大郎卖的炊饼并不是烧饼。
炊饼是一种面食。
我国很早就开始吃面食了,而饼又是面食中最常见的做法。
在古代,面食几乎都可以被称为饼。
汉朝比较常见的是“胡饼”
,面饼上撒上芝麻,烤熟了吃,芝麻当时又叫胡麻,所以胡饼也叫胡麻饼。
其实胡饼才像今天的烧饼,更确切地说,像今天的馕。
据说胡饼起源于西域胡人,汉代才传入中原,属于“西方进口”
食品。
据《太平御览》引《续汉书》记载,汉灵帝就特爱吃胡饼,这位皇帝钟情于各种胡人传过来的新玩意儿,吃的用的都喜欢,是一个很时尚的皇帝。
到了唐代,胡饼更为流行,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食物。
白居易曾写诗盛赞胡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唐语林》还记载了一种做法奇特的胡饼:将一斤羊肉一层一层铺在面饼当中,“隔中以椒、豉”
,就是在饼与饼的中间放椒和豆豉,“润以酥”
,用酥油浇灌整个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大约五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
这种胡饼的制作方法,很像今天的披萨。
古代还有一种叫汤饼的面食,顾名思义,带汤的,肯定是煮出来的,类似今天的面条。
还有一种叫蒸饼的面食,就是蒸出来的饼。
将面团发酵后再蒸出来,其做法类似今天的馒头。
蒸饼很常见,先秦时就有了,但是到了宋朝却改名了。
因为宋朝第四位皇帝叫赵祯,蒸饼的“蒸”
字发音和“祯”
字相近,古人很讲究避尊者讳,不能直呼皇帝的姓名,更何况在人见人吃的食品里。
所以从宋朝开始,蒸饼不叫蒸饼了,改叫“炊饼”
。
答案揭晓了: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蒸饼,类似今天的馒头。
有的人看小说时看到古代也有叫“馒头”
的面食,这个馒头和蒸饼一样吗?不一样!古代称为馒头的面食,里面一般是带馅的,多为肉馅。
南宋《梦粱录》中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城中有卖羊肉馒头、糖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