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来俊臣等罗织之党深恨之,诬陷善思,流放瓘州(今越南荣市)。
如意元年(六九二)五月,夏官尚书李昭德密言于太后曰:“武承嗣权太重,既为亲王,又为宰相,恐不利帝位,子犹弑父,况侄于姑焉。”
则天悟,八月十六日,以承嗣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为特进,罢知政事。
承嗣自伯与父元庆、元爽为则天贬杀,被则天立为则天父士擭之后,拜尚辇奉御、袭周国公,迁秘监书,礼部尚书,不久以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垂拱初(六八五),以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又改纳言,任文昌右相,封魏王。
则天临朝,中宗幽逐,承嗣谓武氏当有天下,意则天传国于己,乃劝则天改唐为周,尽诛李唐宗室诸王及大臣不附己者,又令张嘉福等请立已为皇太子,遭大臣岑长倩等反对,诬杀之,至此罢相,怏怏不乐,圣历元年(六九八),怨恨而死。
则天临朝,历经徐敬业、越王贞等数次以匡复唐业为名的反武起兵,虽皆镇压之,犹恐天下不服。
继而革唐为周,称帝天下,更疑天下之人反己,由是纵恿酷吏,滥杀无辜,陷害忠良,杀唐宗室贵戚数百人,大臣数百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计。
如意元年(六九二),诸臣多言酷吏之害。
万年主簿徐坚上言:“太宗之朝,定死刑必三复奏,今一判即行斩决,难免冤滥,且长刑者威福,请依法复奏。”
又言:“法官之任,宜择用法宽平,百姓称誉者担任;凡处事深酷,无人望者宜疏而退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右补阙朱敬则上言:“革命既成,众心已定,反者尽诛,无罪不除,今后宜省刑尚宽,绝罗织陷害之源。”
又言“李斯相秦,刻薄诸侯,遂至土崩;汉高祖以礼义治国,传国长久宜诫之。”
侍御史周矩上言:“酷吏严刑,人皆自诬,岂被告者皆英雄,尽欲求帝王耶?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
今满朝已侧息不安,愿缓刑用仁。”
则天纳众言,于是制狱稍衰。
如意元年(六九二)九月九日,则天以己齿落而更生,改元长寿。
改用九月为社。
长寿元年(六九二)九月,并州(今山西太原南)改置北都,后屡罢屡置。
长寿元年(六九二),追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
长寿元年(六九二),酷吏来子珣因事流贬爱州(今越南境),死。
子珣字武臣,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以南)人。
永昌元年(六八九)四月授左台侍御史,则天委之审理制狱。
子珣无学术,言语蚩恶,然善迎合则天之意,得赐武姓。
天授二年(六九一)诬雅州刺史刘行实,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御行成,及兄子鹰扬郎将虔通谋反,诛之,毁其父棺柩。
得迁游击将军、左羽林中郎将。
长寿元年(六九二),西州刺史唐休璟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安西四镇。
垂拱二年(六八六),唐军败于吐蕃,四镇失陷。
则天允休璟之请,遣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击吐蕃。
孝杰仪凤三年(六七八)曾任洮河道行军副总管,从总管李敬玄击吐蕃,与刘审礼同陷吐蕃,吐蕃赞普以其貌类己父,感而释之。
孝杰既久在吐蕃,知其虚实,因此战而无不克,十月二十五日,大破吐蕃,收复四镇。
朝廷接受几度失四镇之教训,改派二万四千汉兵常驻四镇,代替行军。
此举朝廷有争议,宰相狄仁杰曾上表反对,然镇守军增强四镇防御能力,安西形势稳定下来,安西都护府置于龟兹,亦未再迁动。
。”
喜欢重回高中课堂的仙帝()重回高中课堂的仙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