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同时,一些档案也纷纷证明这一点。
例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七月十六日,时任管理苏州织造的李煦递交一份奏折,其中说道:“王嫔娘娘之母黄氏,七月初二日忽患痢疾,医治不痊,于七月十四日午时病故,年七十岁。
理合奏闻。”
清圣祖康熙帝的朱批则写:“知道了。
家书留下了,随便再叫知道罢。”
③这里的“王嫔娘娘”
即是顺懿密妃。
《玉牒》等书记载其为“知县王国正之女”
。
此折由苏州织造呈递,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王国正是汉军旗人或内务府包衣汉姓人,在南方任知县,妻子随任,在南方病故;二是王国正并非旗人,而是苏州民籍汉人,顺懿密妃以民籍汉女入宫成为后宫主位。
又如,在乾隆年间礼部和内务府、宗人府的行文中,曾经明
————————
①即“秘密”
。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年,第1册,第613—615页。
③《奏为王嫔娘娘之母黄氏病故日期事》,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六日,档案号:04-01-30-0006-00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确提及,“襄嫔父,原正定府民高廷秀……静嫔父,原陕西宁夏民石怀玉”
。
①道出了圣祖的襄嫔和静嫔均为民籍汉人之女之事实。
至于乾隆朝,早在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初的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即下达过这样的上谕:“朕自幼读书,深知清心寡欲之义……近闻南方织造、盐政等官内,有指称内廷须用优童秀女,广行购觅者,并闻有勒取强买等事,深可骇异。
诸臣受朕深恩,不能承宣德意,使令名传播于外,而乃以朕所必不肯为之事使外间以为出自朕意,讹言繁兴。
诸臣之所以报朕者,顾当如是乎。
况内廷承值之人,尽足以供使令。
且服满之后,诸处并未送一人。”
②但在事实上,乾隆朝宫廷买人民籍汉女,甚至以之为后宫主位的档案,却相当丰富。
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二月,苏州织造图拉在正折之外附了一个折子,上报了这样的事情:
恭为附折奏闻事。
奴才访得苏州潘姓女子,于前二年即密讫其亲族借称京官聘娶。
其父虽允,其母决志不从,难以办理,后只得记原办之人缓图。
今冬,因此女年已二十,家道寒苦,高低不就,其父允瞒妻女,奴才借称本地人,详细密看此女,举止甚庄重,身段、面貌俱韵雅。
奴才即严嘱原办之人,瞒其父母,指京官聘娶。
其父愿瞒妻女,于十一月二十夜静密接进署。
奴才母亲、奴才女人俱敬为看过,缘此女不知道进京情由,甚游移不定,是以未敢具奏。
奴才母亲细将进宫好处开导数日始觉释然相信。
奴才拟于新年二月初旬由水路起程,约三月初旬可以到京。
再,现在严令原办家人仍密遍访,或能再得一人,相随同进。
为此恭将办理缘由并女子进署日期附折谨密奏闻。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