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至四十五年朕巡幸江浙,不可令此等人沿途接驾,混行乞恩。”
①由此可见,在“来路不正”
的背景之下,清廷对于这些民籍汉人之女出身的后宫主位家族有着专门的约束。
这种以民籍汉人之女出身通过特殊方式入宫并成为后宫主位的情况,在乾隆朝之后就基本不再见于宫廷档案之中。
清中后期的后宫主位之中,似乎也不再有以民籍汉人之女出身的例子。
故而,民籍汉人之女入宫,亦可以视为清初至清中叶的特殊情况。
第六节关于“直接入宫”
在以往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当时公开的部分档案,认为清代个别后宫主位既非通过制度上挑选八旗、内务府秀女的方式入宫,亦非作为蒙古王公之女或民籍汉人之女通过特殊拣选的方式入宫,而是在特殊情况下,经过皇帝特旨,被直接作为后宫主位接入宫中。
其中典型案例即是高宗的容妃和文宗的祺嫔、玉嫔。
但是,随着史料进一步的公开整理,上述学者的推断逐渐被否定。
高宗容妃为回部贵族之女。
大小和卓之乱爆发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乾隆二十四年平定。
叛乱平定之后,清军将几户回部贵族迁到北京居住,容妃家族即在其中。
因此,有学者认为容妃是直接作为主位入宫。
②根据目前已经公布之《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记载:“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三日,总管王常贵传:皇后下学规矩女子封和贵人。”
③这位和贵人即是容
——————————
①《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
,1985年,第44辑,第196、197页。
②王佩环:《清宫后妃》:“乾隆皇帝大约闻图尔都有妹美艳,兼之出于进一步团结维吾尔族上层分子的政治目的,遂将此女纳入宫中,封为‘和贵人’。”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5—36页。
③《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4册,第1365页。
妃。
在《乾隆至嘉庆年间添减底档》中,此类“某主位下学规矩女子封某主位”
之记录并非个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二十二日,敬事房笔帖式邓良臣传说,令妃下学规矩女子封瑞常在”
。
①“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敬事房首领杨双全传说,愉妃下学规矩女子一人封为那常在、颖妃下学规矩女子一人封为武常在”
。
②目前的研究认为,乾隆、嘉庆两朝所谓“学规矩女子”
,既有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之官女子,亦有通过特殊途径入宫之官女子同时,此类“学规矩女子”
也未必一定成为后宫主位。
如根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宫分档案,有“皇后下学规矩官女子二人”
③,每位享受表里六匹之宫分,但是这两位并未成为仁宗的后宫主位。
由此可知,容妃并非直接作为后宫主位被接入宫中。
王佩环在《清宫后妃》一书中指出:“文宗二十八岁上,曾选了两位丽人,没有经过排班遴选就直接由其家抬出,送入了皇家御园圆明园。
这两名女子进宫后,一封为祺嫔,一封玉贵人。
祺嫔……大约因裕祥为咸丰皇帝近侍,得知其女貌美,便于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不待选秀女或选宫女之期,急忙纳入宫中……玉贵人……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她也与祺佟佳氏一同入园。”
④根据目前已经整理之档案,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三日,宫内敬事房传下上谕:“祺嫔、玉贵人,三月二十五日进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