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每一个大的“系”
,根据旗分不同、各支祖先不同,分为数个“族”
,每个“族”
自己设有族长以管理“族”
内人员事务。
在清代,两家是否“同族”
,代表其宗族利益是否为一个共同整体,这也涉及继承爵位以及族中公产等权益。
额宜腾一支入旗之后隶属镶白旗满洲,额亦都一支则隶属镶黄旗满洲,两者分别立“族”
,而且门第差异巨大。
但是,在高宗即位之后,下令将孝圣宪皇后本家抬入镶黄旗满洲,合在额亦都“族”
中,实际即是将孝圣宪皇后家族并入弘毅公家族,以提升其门第。
萨穆哈图一支入旗后,被派往宝坻驻防,后代大多是没有官职的兵丁或白身,并在当地落户。
额宜腾生有三子,依次名为佛荪、吴禄、察穆达。
吴禄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凌泰,第二子名为凌柱,凌柱即是孝圣宪皇后的父亲。
凌柱生于康熙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子时。
世宗雍正帝在康熙三十七年以皇四子的身份被恩封为多罗贝勒,后晋封为和硕雍亲王,封旗即在镶白旗。
作为镶白旗的领主之一,世宗被赐予镶白旗满洲、蒙古、汉军的数个佐领作为“属人”
,作为镶白旗满洲佐领下人的凌柱一族即在其内。
按照当时属人制度的要求,凌柱可能是作为属人在雍亲王府当差,并出任四品典仪,①最后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月二十六日病故,年八十三岁。
凌柱的嫡妻彭氏为民籍汉人出身,是宝坻县生员彭武的女儿。
她生于康熙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月十三日寅时病故,年八十一岁。
凌柱夫妻生有四子三女,第一子名为伊通阿,比孝圣宪皇后小七岁,康熙年间为闲散人;第二子名为伊松阿,比孝圣宪皇后小九岁,康熙年间为官学生;第三子名为伊三泰,比孝圣宪皇后小十五岁;第四子名为伊申泰,比孝圣宪皇后小二十二岁。
三位女儿中,孝圣宪皇后是第一女;第二女嫁给正蓝旗汉军生员郑廷辅为妻;第三女嫁给镶白旗满洲刑部笔帖式马金泰为妻。
由此可知,虽然凌柱在康熙朝出任四品典仪,从白身跻身官员阶层,但是其家整体门第仍然不高,诸子均未能出仕,孝圣宪皇后的两个胞妹也都只能嫁给低级官员。
世宗即位之后,这种情况得到改变。
根据谱牒内记载,凌柱的第一子伊通阿和第二子伊松阿均在康熙六十一年被选为护军校,遂列身官员行列,这显然是世宗即位之后给予的优待。
而在高宗即位之后,凌柱一家作为皇太后的丹阐本家更是被给予承恩公爵位和世管佐领,伊通阿升任散秩大臣,伊松阿升任侍卫什长,伊三泰和伊申泰升任蓝翎侍卫,并且受钦命与弘毅公府合族,进入世家的行列。
②
[入宫背景]
孝圣宪皇后家族是世宗在藩邸时的属人,所以孝圣宪皇后成为世宗藩
——————————
①谨按,根据谱牒记载,孝圣宪皇后一族在凌柱之前均为白身或兵丁,而凌柱的履历显示其初官即是四品典仪。
典仪虽然只是王府的属官,却也有四品的官品。
作为出身白身、兵丁阶层的凌柱初官即达到四品,很可能是在女儿被收为妾室甚至是生育了高宗之后的事情。
②此段钮祜禄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乾隆之生母及乾隆帝的汉人血统问题》《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邸时的妾室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作为属人之女,孝圣宪皇后有义务在属主世宗的藩邸内充任使女,由此被收为妾室。
第二种是作为下五旗旗分佐领下人之女参加挑选八旗秀女,在这过程中被皇帝或皇太后指赐给尚未皇子的世宗为妾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