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孝静成皇后出身博尔济吉特氏,但其不仅不是蒙古盟旗之人,也不是蒙古八旗之人,而是满洲旗人。
孝静成皇后的祖先系出元昭宗,远祖是明代时期著名的达延汗。
据说达延汗生有十一子,根据文献不同,对这十一子的排行记载也不同。
其中,有一子名为格勒博罗特,其子乌班萨诺音为蒙古兀鲁特部贝勒。
到了乌班萨诺音的孙辈,其中年纪较长者明安、年纪较轻者琐诺木,都在清初时归入八旗。
明安被封为二等伯,编入正黄旗满洲,琐诺木则被封为二等子,编入正蓝旗满洲。
孝静成皇后即是琐诺木的后代。
琐诺木入旗之后,其大宗后裔世袭二等子爵位,孝静成皇后一支则是小宗。
孝静成皇后的祖辈在清初时主要担任八旗内的都统、参领等高等武职,从大宗分离后开始在文化方面用功。
乾隆二十一年,琐诺木的五世孙兴德考中文举人,后来仕至道员,这位兴德就是孝静成皇后的曾祖父。
兴德娶妻邢佳氏,生有七个儿子,其中仕宦最成功的是第三子鄂山,为嘉庆元年进士,仕至刑部尚书。
另外还有第七子成山,为道光三年进士,仕至道员。
孝静成皇后的祖父则是兴德的第一子昆山,仕至刑部员外郎。
昆山娶妻爱新觉罗氏,生子花良阿。
花良阿娶和硕肃恭亲王永锡的第八女县主为妻,以县主额驸的身份仕至刑部员外郎,孝静成皇后应该即是县主所生。
除孝静成皇后之外,花良阿至少还有一子一女。
儿子名为恩龄,是孝静成皇后的弟弟,后来仕至刑部右侍郎;女儿则嫁给多罗诚隐郡王允祉的五世孙载龄,载龄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后来袭爵不人八分辅国公,仕至体仁阁大学士。
孝静成皇后家族虽然只是旗人世家的支流,但是通过在科举方面的努力,巩固了在世家圈内的联姻,甚至形成了比大宗还要高的门第。
仅从出身上来讲,孝静成皇后家族的门第相当不错。
①
[入宫背景]
根据道光朝的宫分档案,孝静成皇后在道光五年的档案内出现,结合其正蓝旗满洲的出身,可知其是在道光五年参加八旗选秀时被选中,指定为静贵人而入宫,其家族所上谢恩折也是在道光五年。
②道光五年那届八旗秀女中,似乎只选中了孝静成皇后一位入宫。
[宫廷生活]
孝静成皇后入宫之后,住在永和宫。
③她得到了宣宗的宠爱,进宫的第二年便生下皇子。
根据清宫医案记载,道光八年,孝静成皇后曾经小产。
之后则连续在道光九年、十年、十二年生育子女。
因为小产的影响,加上连续生育,孝静成皇后逐渐患上了血虚,之后又在道光十三年患上风瘟咽痛,身
——————————
①此段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朱卷集成》《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奏为胞侄花良阿之女著封静贵人谢恩事》,道光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3-2819-0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查验永和宫交出女子大妞情形事》,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九日,档案号:05-0711-07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体逐渐虚弱,而位分却不断上升。
道光二十年正月,孝全成皇后崩逝。
当时的后宫中,道光二年以第一批八旗秀女入宫的四位后宫主位内,孝全成皇后和睦答应已故,常妃和祥妃则纷纷失宠降位,道光五年以第二批八旗秀女入宫的孝静成皇后则是贵妃位,无论从资历、门第还是生育子女等方面均是其中翘楚,故而在孝全成皇后百日之后,宣宗将孝静成皇后晋为皇贵妃,在事实上充当整个后宫的首领,并且让孝静成皇后移居钟粹宫,①肩负起抚养文宗的重任。
对于宣宗生前为何不立孝静成皇后为后,目前认为可能与年龄有关。
在当时的价值观中,认为年近老年不宜再行立室。
如高宗曾经在上谕中提到:“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
②孝全成皇后崩逝的当年宣宗已经六十岁,不将孝静成皇后册立为中宫或许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