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1
存在征服之后的暴力统治,但也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这是被占领下的二里头的基本状态。
在夏商易代之际,二里头人的青铜冶铸技术堪称独步中原甚至东亚,商族人自然会非常重视。
商人从二里头铸铜区调拨了一些人,分配到偃师和郑州商城建立冶铸工场,但二里头铸铜场的主体仍在继续生产。
二里头的铸铜人群和商人的关系似乎不错。
在商人占领期间,手工作坊区的北墙也有发生损坏,但立刻进行了重建。
I?铸铜场区并未发现太多外来陶片,看来商人占领者比较尊重冶铸场所,没有在这里建立营地。
这也使人产生了这样一个联想:也许,铸铜族群是灭亡夏朝一二里头的“第五纵队”
,他们不甘心宫殿区族群垄断权力,坐享统治收益,便联合外来者商族,一起征服了宫殿区族群。
铸铜族群和商人的协作,换来了二里头古城半个世纪的寿命。
但二里头的夏王族群并未被赶尽杀绝。
新建的偃师商城发现了一些二里头风格的陶器,而且二里头宫殿区的某些规划特点又出现在了偃师商城的宫殿区。
看来,商人征服者把二里头宫廷人群(或是其中的一部分)迁到了8公里外的偃师商城,让他们参与建设新城。
而在苟延残喘近半个世纪后,二里头的青铜作坊还是被彻底迁移到了郑州商城。
从此,二里头古城消失,夏王朝最后的痕迹不复存在。
遥远的巢湖殖民地
《尚书?仲虺之诰>1己载,商汤灭夏之后,把末代夏王桀驱赶到了“南巢”
:“成汤放桀于南巢。”
古代注家认为,“南巢”
是安徽的巢湖之滨:“庐州巢县有巢湖,即《尚书》‘成汤伐桀,放于南巢’者也。
"
(《史记
正义》引《括地志》)
巢湖,在二里头东南方500多公里外,不仅不是二里头文化区,甚至不属于二里头前身(新智人所属的煤山文化分布区)。
夏桀的逃亡为何指向巢湖?从史书里再也找不到旁证。
1972年,安徽肥西县的大墩孜村出土了两件青铜瞿和一枚青铜铃,铜铃是二里头墓葬中常见的造型,两件青铜肆也属于二里头晚期特征。
肥西县在巢湖西岸,似乎和夏桀逃亡“南巢”
相呼应。
之后,肥西县多次出土二里头风格的青铜器和陶器。
在二里头古城之外,肥西是当时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
较新的发现是三官庙聚落遗址,有房屋被烧毁后的红烧土堆积,里面有十多件青铜器,主要是钺、戚和戈等兵器。
14
碳十四测年显示,三官庙遗址距今约3700年,正当二里头古国最鼎盛的第三期,所以,可能是当时二里头铸铜人群曾发生内江,一部分被排挤者被迫南下另谋生路,迁徙到了肥西三官庙定居。
从那之后,他们和夏朝的联系似乎很弱,其中的一个表现是,他们制作的青铜器逐渐和二里头拉开了距离,甚至出现了二里头没有的造型,比如“半月形铜钺“。”
不考虑沿途部落的敌意,从二里头到肥西的交通算不上太困难:
先步行到新碧一带,乘坐舟筏先后进入颍河和淮河,再溯泗水而上,便可抵达肥西附近。
目前尚未在肥西县发现冶铸铜的遗址,也没有发现高等级的宫殿和大型聚落,但零星发现的青铜器证明,确实有来自二里头的人长期定居于此。
当夏王朝被商人占领,也许末代王夏桀想起了遥远南方的那批二里头铸铜师,于是南逃寻求庇护,结果商人追踪而至,毁灭了夏人这个南方据点:房屋被焚毁,被杀者的尸骨和兵器被埋在了灰烬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