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发掘到他们住的房子,但在西台土丘边挖到了他们的家族墓葬。
这是3300年前,商王朝已经建立近三百年。
此前,商朝的统治中心一直在黄河之南,直到商王盘庚把王都迁到黄河北岸的殷地。
迁都后,王朝需要调整防御圈,特别是要加强对蛮荒北方的防御,于是,一批批商人部族从殷都迁往北土,沿着太行山建立军事聚落。
来到石家庄台西的这几十名武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和仆从,要为王朝守卫海沱河南岸——新营建的殷都在南偏西方八百里外。
这是一个和盘龙城完全不同的据点,更接近商王朝的常态。
这群武士在台西立足数十年,第三代人已经出世。
之后,源沱河的一场大洪水淹没了一切,包括武士和农夫们的房屋,地势较高的墓区还淤积了一层厚厚的细土,夹杂着河蚌和田螺。
9
人头
Q.........!2米
F2基址平面图
当洪水褪去,武士们需要建设新居。
这次他们把房址定在了西台边的高地。
这里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的墓地,不过现实的需求更重要,更何况,墓地已被覆盖在淤积的泥土之下。
发掘显示,青铜武士们认真考察了西台周边的地势,先是用白石粉划出新居墙壁的轮廓,接着平整土地,开挖基槽,夯筑起半米多厚的土墙,墙体用土坯垒砌,高2米以上(当地简陋的版筑技术似乎不支持筑太高),然后在土墙之上安放木头橡条和椽子,铺垫芦苇束,抹草拌泥,屋顶就宣告建成了。
到这里,一切似乎都很自然,但考古发掘揭开了惊悚的一幕。
一座两间连体的房子(F2)西墙的基槽里,埋着一件陶罐,里面是一具不满三岁的幼儿尸骨。
显然,这是给新房奠基的巫术,用幼儿向土地之神献祭,以保佑家宅平安。
献祭的死者不止幼儿,朝东的屋前还有四座祭祀坑,其中三座各埋入一只猪、牛、羊,第四座坑(H104)埋的则是人。
H104的边长2米左右,方形,深约1.5米,底部埋有三人。
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可能先被杀死,被扔在坑角;然后是两名成年男子,被捆住两腿扔进坑内,胳膊呈挣扎状,但尸骨并不在坑底部,而是弯曲在从20厘米到120厘米高的曲面上,说明当献祭者向坑内填土时,两名男子曾努力从土中蠕动钻出,直到力气耗尽,才被活埋。
从骨架姿势看,他们都是捆绑后被推入坑中活埋的。
南侧的男子,三十五岁左右,两脚被捆,两手撑地,头仰起,呈挣扎反抗状;北侧的男子,年满二十五岁,两脚亦被捆绑,头朝下,两臂张开,亦呈挣扎反抗状。
两具骨架几乎平行,可能是同时被推下坑的。
这座房子还有更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废弃后塌落的土坯中混杂着四枚人头骨,分别散落在东、西、南三面墙外。
这些头骨没有被夯筑在土墙中,也没有埋在室内,这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它们被挂在室外的屋檐之下,最后随着房子的坍塌而被掩埋。
在其他的商代遗址中,人祭和人奠基很常见,但都没有发现房屋上悬挂人头的。
这也可能是因为多数遗址的保存情况并不好,加之后人的耕作破坏,只剩下了房屋的地基和墙基,难以发现地面以上建筑的各种现象。
人祭坑和人奠基因为埋在地下,所以能一直保存到现代。
而台西遗址不同,房屋坍塌后,废墟被掩埋而变成了当地土台的一部分,没有发生后期破坏:有些房屋残墙甚至还保留着两三米的高度,墙体上开的风窗亦清晰可见。
台西的地下埋藏和各地已知的商文化遗址很相似,如人奠基、人祭和人殉,但其保留在古地表之上的建筑遗迹却给我们补上了难得的
F6复原图
一课:原来与人祭有关的不仅是墓葬和祭祀坑,还有地上的展示。
那么,台西的房屋废墟为何能被完整掩埋,是风吹来的沙尘堆积,还是洪水泛滥造成的淤积?对此,发掘报告没有提及。
从祭祀坑和悬挂的人头来看,F2可能是座神庙:北屋有一面没有墙,是敞厦,适合安放某些被崇拜和献祭之物;有一面对着四座祭祀坑,被几座房子从三面围成一个小院落,应当有某种特殊地位。
屋檐下悬挂人头的不止F2,紧挨着的F6亦是如此:F6由两间北屋和四间西屋构成,西墙内夯筑了一颗人头,是一名大约十八岁的女性的;在房子坍塌的泥土中散落着五枚人头骨,之前应当也是悬挂在屋檐之下的。
F6并不像是神庙,似乎是权力中心。
它有五间互不联通的独立单间,以及一间单面无墙的半敞厦,四个房门两侧都有安放木柱的洞,发掘报告推测,这些柱子支撑的可能是某种“门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