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24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窜为什么离开周原?很可能是因为和自己的堂兄弟叔均不睦,只好远走他乡,重新立足。

9

姬和姜这两支周族,虽然很早就分家了,但姬姓周族应该仍保留着对台玺和叔均这支亲族的记忆。

特别是,当他们迁回周原定居时,叔均一支虽早已绝迹,但姬姓周族知道,周原这块土地本是叔均的族人耕种的,于是叔均被抬升为“田祖”

之神:姬姓周人以弹琴和敲鼓的方式来祭祀田祖,祈求降雨;当庄稼发生虫害,会捕捉害虫投到火堆里,以此祈求田祖帮忙除虫,所谓“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10

大约是春秋以后,因为人们要创造更古老的帝王传说,叔均的地位又有了上升,成了神农。”

而在传说里,神农和炎帝经常被纠结为一个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春秋始,人们创造的更古老的帝王传说(黄帝和炎帝)的素材主要来自后稷和叔均这伯侄二人,结果,后稷化身成了黄帝,叔均化身成了炎帝(神农)。

甚至在有些版本里,黄帝和炎帝还成了兄弟,这又是后稷和叔均之父台玺关系的翻版。

姜嫄生的这一对儿子,不仅分化成为两支周族,也被后世创造为黄帝和炎帝,成为整个华夏世界的共同祖先。

这背后的原理是,自西周以来,姬周文化成为正统,他们的族源故事自然成为重新创作古史的首选素材。

当然,其他东方部族的族源传说也会是素材,但地位远不如周族始祖化身那样处于核心地位。

了解了叔均这一支姜姓周人,不仅可以解释武丁卜辞中的“周二还有助于理解《诗经?大雅?文王》中那句著名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O对于姬姓周族来说,称为“旧邦”

不太确切,他们并没什么太显赫的历史,但姜姓周族不一样,至少武丁王的卜辞能证明,他们曾经是商朝比较重视的对手。

所以,这个旧邦应主要是指早已灭亡的姜姓周族。

注释

1《国语?郑语》中,郑桓公和史伯对话,史伯说“周弃能播殖百谷蔬”

郑国出自周王室,是后稷-弃的直系后人,可见周人都知道自己的始祖名弃。

汉魏以来,学者理解的“周原”

多在岐山县和扶风县之间,但这只是狭义的周原。

史地学家史念海认为,上古周原的范围更大:“当时的周原包括现在陕西省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个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梅县、乾县、永寿四个县的小部分。”

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尹盛平:《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左传?宣公三年》。

这是一位郑国大臣的发言,郑国出自周王室,此语应有依据。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南邠州?碾子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以下有关该遗址考古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书,不再详注。

“稷”

到底代表什么粮食,古人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是某种粟,也有的认为是高粱。

这是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清代学者程瑶田、王念孙都属于高粱派。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给《诗经?大雅?公刘》做注解时,已经提出了这个疑问。

见《国语?晋语》。

晋国出自周王室,这个说法虽然未必真实,但属于周人给自己创造的更显赫的始祖。

徐中舒:《周原甲骨初论》,载《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下册),中华书局,1998年,第1423页。

后来姬姓周族又发生过类似的一幕,亶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窜入荆蛮”

,留下的幼子季历则继承了族长。

《山海经》:“叔均乃为田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冰刀至梦想那一刻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侯府千金牙一痒,哥哥们排队火葬场穿成琴酒弟弟的我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被抛弃的首领真少爷从古代穿回来了撼宙帝尊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我在山海经成神救世主都是美少女锦鲤食神超甜哒只要我死遁够快女主决定抢救一下殿下请自重,权臣她是俏红妆穿越后,病弱嫡女她又崩人设了超能小医生开海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庸人安好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桃运神戒当我绑定三次元论坛后最佳兵王女婿位面之狩猎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