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二期的D3、D5相比,D1放弃了实用、局促的多排房屋结构,改为空旷的庭院和大型单体殿堂,凸显的是礼仪性质和权力的独尊。
之前的各种古国,如华北的陶寺和石郎以及南方的良渚,都没有如此规模的殿堂,这意味着二里头统治的疆域和能够调集的劳动力有显著增加,俨然具有王朝气象——虽然还只是雏形期的王朝。
D1院落的具体功用又颇难解释,它过于空旷,缺少生活设施,不像是王者起居的场所,哪怕是后世的皇宫也少见如此空旷的封闭式庭院,所以比较可能是宗教礼仪性建筑,类似明清时期的天坛和地坛。
D1宫殿(院落)复原图
而且,确实在D1院落中发现了几处用人祭祀的迹象。
在殿堂北侧,有三具呈环形埋葬的尸骨,头部朝着顺时针方向,按墓葬编号分别为M52、M54和M55,其中,有两具是成年女性:M52,仰身,跪姿;M54,俯身,两腿并直,两臂紧贴身体,像是被捆绑。
M55,则性别未知,姿势也像是被捆绑,而且埋人的坑穴极窄,整个人应该是被硬塞(踩)进去的,致其两臂脱臼。
D1主体殿堂北部圆坑及墓葬平面图
三具尸骨埋在院落夯土中,包围着一座椭圆形深坑,夯土地基被挖穿,深度在10米以上,应当是水井或者是存储用的“冰窖”
,兼有宗教祭祀用途。
8
此外,殿堂西侧还有人祭坑M57,坑穴也极为窄小,宽度仅有
30多厘米,死者仰身直肢,身体微扭曲,发掘报告推测,这应该也是被捆绑后勉强填塞进去的。
殿堂东南有M27,死者的手和脚都被砍掉,被折叠成跪坐姿势。
上述五具尸骨都是在庭院地基上挖坑掩埋的,埋葬的时间和宫殿建设基本同期。
为观察宫殿夯土地基构造,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局部解剖发掘,夯筑的地基里没有发现尸骨。
这说明,二里头可能还没有用人给建筑物奠基的做法,但在建筑落成之后会有小规模杀人祭祀。
9在后来较长的使用期里,宫殿院落中留下的遗迹并不多,难以判断举行过哪些祭祀活动。
D2在D1东北方150米处,紧靠宫城东墙,建成于三期末,规模略小于D1,但风格相近:院落南北长70余米,东西宽近60米,围墙带柱廊;院落中央偏北是独体的大型殿堂,南院墙上有门房和门道;在主体殿堂和北院墙之间,也有一个水井,最初发掘时曾被当成一座大墓(Ml)和盗洞。
10D2院落内没有发现人祭的遗存。
二里头宫殿区还有一处大型祭祀场所,是一巨大土坑,位于宫城区东北角,发掘者编号为“1号巨型坑”
,是宫殿和宫墙的工程取土形成的,从一期末延续到整个二期,后来则被当作祭祀场所使用。
经钻探,该巨型坑东西长66米,南北宽33米,总面积为2200平方米,约有五个篮球场大。
最深处近7米,总取土量超过一万立方米。
由于面积太大,无法整体发掘,只在东侧开了一条解剖性探沟。
解剖显示,坑的边缘很陡峭,坑底有踩踏形成的路面,有房屋和炉灶,局部有积水湿地,还有几处用小猪做祭祀的现场,有些埋葬的是整猪,有些是猪头等部位,集中的一处有三头完整幼猪。
在三期宫墙建设完成后,巨坑被围在宫城内东北角。
经发掘,坑底出土有多枚椭圆球形的粪便,主要成分是细碎的灰白色骨渣,像是某种猛兽的粪便。
从巨坑所处的环境推测,它可能是宫廷显贵豢养虎豹等猛兽的苑囿。
“把猛兽园和祭祀场放在一起的布局,在上古时代很少见。
目前1号巨型坑只发掘了很小的一部分,还无法总结全貌。
从已经揭露的部分看,未发现人祭,相对而言,二里头宫廷人群更偏爱用猪献祭。
20I0V?
T4724中
,解剖沟2
n号些址
1号巨型坑2010年发掘探方分布图
宫城外的人祭
宫城北侧,是二里头的祭祀区和显贵墓葬区。
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规格相对较高的墓葬,大多属于三期和四期(距今3560—3520年),仍沿袭着2002VM3的一些特点:墓穴面积不大,有绿松石饰物,没有殉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