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上一次攻垒相比,此次西军的攻势极为有条理。
第一波冲营的乃是轻骑,他们如利剑般脱离大队,以最快的速度接近到营垒的栅栏前,然后立刻下马,用长斧集中数点进行突破。
这是汲取了上次的教训,用步兵太慢,...
卢景话音落下,晚风拂过河面,陶碗中的水微微晃动,映着天边残阳如血。
孩子们沉默良久,终于有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先生,那我们也能当官吗?女子……也能为百姓做事?”
卢景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如春水涟漪。
“怎么不能?苏婉儿不是做了度支参军?崔衡的女儿如今在江南主持漕运账目,连老吏都服她算得准。
你们当中,谁念书最勤,将来就去考算科;谁心细如发,可学律法;谁肯吃苦走远路,便去当巡按御史,替我看清这万里江山。”
孩子眼中亮光闪动,像夜空初现的星子。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节奏感。
来者非朝廷驿使,而是一名身披麻布斗篷的少年,骑着一匹瘦马,背上斜插竹筒,内藏文书数卷。
他下马跪拜,声音清朗:“归义城拓跋氏弟子阿柴,奉老师之命,送年终课业至渭水,请先生批阅。”
卢景点点头,接过竹筒取出纸卷。
那是用粗羊毛纸抄写的《论语》札记,字迹虽稚嫩,却一笔一画极认真。
其中有段写道:“昨日读‘有教无类’,不解其意。
师言:汉人可学胡语,胡人亦可诵诗书。
我族先祖逐水草而居,今我坐学堂中识字,乃因有人愿教,我肯学。
故知‘类’非血统,而在心向何方。”
卢景看得眼眶微热,提笔在旁批道:“此句甚佳,足见真悟。”
又另取一页,亲书《礼运大同篇》全文相赠,并附言:“汝等所织毛毯,已覆我床头三月。
暖在身,更暖在心。
望诸生持此信念,传于草原,播于沙洲,使四海皆闻仁义之声。”
阿柴含泪叩首而去。
数日后,长安传来消息:太子依卢景旧议,在归义城设“西塾”
,专收胡汉混居子弟入学,课程以《孝经》《千字文》为基础,兼授算术、农耕与水利常识。
第一批学生三百人,其中半数为鲜卑、羌、氐之后。
更有吐谷浑贵族遣子潜行千里而来,自称“慕化求学”
,愿留长安为质子,只求入太学旁听。
卢景闻讯,只是轻叹:“他们终于明白了??刀可以夺城,却换不来长久安宁;唯有书声,才能让敌人的子孙,也变成自己的亲人。”
然而,太平之下,仍有暗涌。
某夜,卢安再度深夜叩门,神色凝重:“番禺急报!
那批南海异国商船中,有一艘悄然离港,未走既定航线,而是沿海岸线东行,形迹可疑。
市舶司派快艇追踪,发现其曾在泉州外岛停靠,与当地渔户交换铁器、粮食,且绘制海图。
更惊人者,船上黑肤之人竟操一口破碎汉语,提及‘火药配方’四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