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场共述仪式被称为“千人回响事件”
,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集体记忆共振案例。
联合国据此修订《文化权利公约》,新增条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剥夺个体叙述自身经历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干预、制度压制或系统性遗忘。”
然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民间。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设立“家庭记忆角”
,摆放老照片、旧信件、童年涂鸦;学校取消“标准答案式”
心理测评,改为“故事交换课”
;甚至连法院也开始采纳“叙事证据”
??一名被告因详细讲述童年遭受虐待的经历,获得减刑,法官宣判时说:“法律惩罚行为,但也要理解为何如此行为。”
小禾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她搬到了湖边一间小屋,每日照料桃树,整理孩子们寄来的信。
信里有画、有诗、有悄悄话,也有哭诉。
她一一回复,从不使用模板,哪怕只是写一句“谢谢你愿意告诉我”
。
某日清晨,她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小木盒,没有署名。
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晶莹的冰片,内部冻结着一缕银灰色细丝??正是“言烬”
。
冰片下压着一张纸条,字迹清瘦:
>“我们在未来等你。
>不是为了改变什么,
>而是为了确保一切都被听见。”
她将冰片置于窗台。
正午阳光照射下,它缓缓融化,那缕言烬升腾而起,在空中盘旋片刻,最终融入风中,不知去向。
当晚,全球多地观测到奇异天象:夜空中浮现短暂的光带,形状酷似人耳轮廓,持续约十三秒后消散。
天文台无法解释,社交媒体却沸腾了。
无数人拍下照片,配文写道:“听见了吗?世界正在说话。”
小禾坐在湖边,望着星空。
她忽然想起母亲最后一次通话时说的话:“有些声音,要等很久才能传到耳边,但它们一直在路上。”
她轻声回应:“我听见了。”
话音落下,湖面泛起涟漪,一朵桃花飘落水中,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如同时间本身在回应。
而在北极冰层之下,那座科研站的门缓缓开启,一道身影走出,身穿白袍,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写着《回音环?第两千日纪事》。
她抬头望向南方,嘴角微扬,低声说:
>“下一步,该你们来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