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东北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教育的预算就达到了8%。
塔读小~。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到了1925年,何锐建起了统一的中央政府后,中国同一年级的理工科在校大学生数量就超过了3万。
之后的8年中,中国大办教育,每年理工科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以20%的速度在增加。
到1933年,中国新入学的理工科大学生数量达到了13万人。
1937年,这13万理工科大学生毕业,中国新招收的理工科毕业生数量大概会达到26万。
为了能够给这些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中国政府通过建立亚洲国际法庭时搭建的人脉,广邀各国的教授到中国讲学。
在学术研究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
只是谈论数量而非质量的话,中国能够为其重工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劳动力。
沙赫特答道:“元首,我认为10年内,中国会成为很强大的工业国。
但是中国工程师的素质很可能有些夸大。
在当下,中国的工程师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比中国宣传的水平差很多。”
这不是沙赫特故意贬低中国,沙赫特是根据他对德国工程师发展的经验去套中国工程师的水平。
但看现在的表现,中国工程师的水平好像与德国差不多,应该比德国工程师差一点。
可这种对比并不正常,工程师们靠的是积累。
德国几十年的积累,中国不过20年积累,两国工程师水平相差无几的话,从正常规律来看,不正常。
如果用纳粹的种族理论去解释,那就更不得了。
纳粹的种族理论认为,德国因为种族优越而先进强大。
中国短时间内就更先进更伟大的话,岂不是说中国的种族比德国更优越更强大么?
沙赫特本人对这套种族主义理论没兴趣,所以他根本不提这个茬。
希特勒并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苏联,此时听沙赫特认为中国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值得怀疑,心中也得到了一个慰藉。
根据德国的调查,苏联工程师们的数量有限,实力也不如德国工程师。
中国工程师也是一群只会靠吹嘘的菜鸟,德国东方的压力就不大。
而且这些虚假宣传正好可以被德国利用,用来恐吓英美两国。
结束了与沙赫特的会面,希特勒的秘书送来了里宾特洛甫回国的消息。
希特勒对于里宾特洛甫这么快回来的消息并不意外,让秘书通知里宾特洛甫,希特勒准备和他共进晚餐。
眼看时间快到了吃饭的时候,希特勒没有继续处理工作,而是思考其世界的局势。
东方的苏联正在不断强大起来,未来必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敌人。
德国科学院院长卡尔教授最近提出的地缘政治建议中,认为可以建设柏林-莫斯科-郑州轴心国。
这个轴心国一旦建成,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岛,与昂撒力量对抗。
希特勒认为这个看法过于一厢情愿。
俄国与中国虽然有庞大的国土,但是实力太弱。
而这两个国家一旦真正强大起来,德国没有力量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
塔读小~。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德国的能够选择发展方向只有先统一德意志,进而将德意志地区统一起来,形成能够与世界任何强国对抗的强大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