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更何况,中国也进入工业化时代,有了工业社会这个承载财富的再提,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在快速增加,与英国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民制国家,从何主席到中国国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其法律地位不存在任何分别。
英国各种人口的总数与中国差不多,但是在国民身份的方面与中国差距极大。
作为公民制国家,公民们享受的待遇应该1致。”
吴有平坦诚以告。
鲍德温感觉对面这个40岁的小年轻给与了十分猛烈的回击,1时间有点尴尬。
虽然英国本土的制度与共和制差不多,但是英国本土的人口是臣民而不是公民,从法律上就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更不用说英国本土之外的臣民又分为369等。
从这方面,吴有平的话甚至谈不上嘲讽,只是对事实的阐述。
但鲍德温毕竟是首相,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既然吴有平说的是现实,他也很快承认,“您说的有1定道理。
总理先生,大英帝国也正在不断提升人民的地位,尝试解决大英帝国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英国的确在努力。”
“哦?那您有什么建议么?”
鲍德温随口说道。
吴有平原本已经不考虑对英国讲述,毕竟这种事情很容易造成误解。
不过鲍德温这么说,吴有平忍耐不住心中的冲动,说道:“国家内部的差距非常大,中国是在国内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向落后地区提供基础建设资金,提升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种财政转移短期内看似是亏损,但是长期内会提升整个中国的发展水平。
哪怕是先进地区,譬如上海。
上海自己生产出的商品也不可能被被上海本地消化,而是要向整个中国销售。
中国所有地区经济越发达,上海经济就能更发达。”
鲍德温是首相,治理国家本就是他的工作之1。
听吴有平的讲述,本想点头,心中却1阵叹息。
财政转移在英国国内不是什么为止概念,英国国内有过很多讨论,也有1些执行。
整体来说,英国上层很清楚,财政转移是1个非常得罪人的制度。
中英两国制度不同,采取中央集权的中国,在得罪人方面的承受力大大高过英国。
鲍德温其实很羡慕,忍不住说道:“看来中英两国的在制度上的差距的确非常大。
总理先生,在这种政策上,中国与英国不同。”
“不是不同,只是看英国有没有足够的勇气。
譬如,如果英国给与殖民地独立地位,组成1个更加平等的英联邦。
在英联邦各经济实体之间的财政转移就有了法律基础。
各个地区的人口消费能力提升,意味着英国的整体财富提升。
英格兰地区看似出钱了,却能够快速回收成本。
以中国现在的经验来看,英格兰地区的经济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鲍德温与这1桌的几名英国大臣的脸色都忍不住变了。
尤其是外交大臣张伯伦,第1时间生出的念头是,中国是不是想分裂英国。
但是顺着吴有平的思路去想,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这么理解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