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纲领的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讨论。
我建议,这条纲领的第一条,参加世界解放的各国,不能通过战争去获得领土。”
吴有平认为何锐的看法发自内心,诚心诚意。
随即又想到俄国的那个尿性,吴有平忍住了冲动,没把“那就只有不到15亿人民”
的话憋住没说出口。
在吴有平看来,苏联说啥都不可能接受这一条。
此时的莫斯科,斯大林已经接到了莫洛托夫发回来的密电。
斯大林总书记基于战略判断,基本确定何锐无意对苏联开战,也不太可能对苏联采取敌视行为。
以中苏上万公里的边境线,只要采取敌视行为,双方都要派遣数百万军队进行对峙,这是极为愚蠢的选择。
中苏两国在边境不驻军的协议,以及不针对第三方的中苏和平友好条约,虽然也让斯大林总书记以及苏共感到很不舒服。
以苏共的视角,何锐利用双方都承担不起边境陈兵数百万的消耗,以及苏联没有能力在远东战胜东亚联军的军事现状,而采取的最有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选择。
在俄国的传统习惯看法里,不是兄弟就是敌人,没占便宜就和吃亏区别不大。
中国利用和平大发横财,还利用了苏联无力破坏和平的现状,使得苏联不得不被动接受了维护中国主导的和平。
这种做法怎么看都不像是好兄弟该干的事。
苏共中央当然不能吆喝“中苏保持长久的和平是不对的”
,但是中国搞出来的这个和平战略让相当多的苏共中央成员很不舒服。
斯大林此时没有削弱和平协议的打算,对此也就不提出什么意见。
何锐提出的苏德关系让斯大林感觉很不开心。
因为刚被批倒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对苏德关系的看法与何锐如出一辙。
按照苏联批倒批臭的政治传统,要否定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各种观点。
在政治斗争方面,图哈切夫斯基在没被批倒之前,也是按照俄国传统干事。
红军未来战略设计经历过好几次激烈的争论,以前沙俄少将斯维钦为代表的军事理论界提出,由于苏联在工业上的落后,所以苏联的建军思路应该利用苏联巨大的国土面积产生的纵深,以及苏联1.5亿以上的人口,在未来战争中采取守势。
由于苏联的制度拥有组织优势,在和平时期,发挥这种组织优势对全体国民进行充分的军事训练,在战争期间对入侵的敌人进行消耗战。
图哈切夫斯基则认为,苏联应该用事先积攒的大量技术兵器,直接在战争初期获得胜利。
由于图哈切夫斯基坚定支持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政策,是五年计划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在辩论中获胜了。
因此,图哈切夫斯基对斯维钦为首的国土防御派进行了打击。
如果不是中苏贸易搞的很好,两个五年计划都超计划完成,苏联的内部矛盾并不激烈。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在争论中直接指摘斯维钦的沙俄少将出身,那是要将斯维钦为首的国土防御派们开除军职,彻底斗倒斗臭。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眼看战争大概要在一年内爆发的当下,苏共中央盘点了苏联红军的现状,发现200多万苏联红军居然是个半吊子都算不上的部队。
这才不得不把图哈切夫斯基赶下台。
斯大林自己也不待见斯维钦为首的那些国土防御派,却不得不重新启用这票人,让他们抓紧时间把当下的烂摊子收拾一下。
看了何锐简短又斩钉截铁的判断,斯大林开始犹豫起要不要先把图哈切夫斯基的事情放一放。
之前让斯维钦为首的那些国土防御派去军校教书的决定,就被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不够俄罗斯”
。
但原本只是不想激化矛盾的决定,现在展现出还算马马虎虎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