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论语》只要是识字的人,皆能道出几句里面的名句。
而士子读书人皆熟读,无人不知。
而士子读书人,小人行径者比比皆是。
进士出身的官员徇私枉法,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横徵暴敛,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远比小人更令人不齿。
他举了江州府前知府贺道年的例子。
商人买卖通商,皆要核算成本,利润,这是经商最基本的做法。
若无利益可得,这笔买卖当不值得做。
两国邦交通商,榷场的开设,皆是所为利。
此处的利,并非仅指钱财,从长远看,还关乎天下民生。
若不能利好一国,邦交通商无法顺当开展。
人非圣贤,千人千面,不该一概而论。
官员犯法,在科举之前,有德行的核准,先有保人,再查祖上三代。
德行有亏者,禁止科举考试。
而犯法的官员,视「君子德行」为虚妄,打心底无视。
根由在于,「刑不上大夫」,不照律惩处,夺取其看重的「利」,定不会谦恭自省。
以「律」为主,以德为辅,方是正道。
一气呵成之后,鸣锣鼓起,秋闱考试全部结束,宁毓承交了考卷。
无论结果如何,宁毓承都认了。
士大夫虚伪透顶,嘴上提着道德,做着鸡鸣狗盗之事,他早就厌烦透顶。
这是大齐,封建落后时期司空见惯的现象。
人经常说,要顺应时代。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也是叫人随波逐流,毕竟人无法与整个社会抗衡。
他抗衡不了,但他会呐喊,总要有人呐喊。
他不是大齐人,一直都不
是。
第126章……
秋闱考试时的府衙,守备森严,州府的官员与提举司官员在一起批阅考卷。
秋闱不像春闱,考卷只糊名,不做誊抄。
州府官员对于相对拔尖的考生,都能认出其字迹。
正因为如此,批阅试卷也有相应的规定。
州府官员与提举司的官员一同批阅,互相核对错处。
帖经墨义两门考试,除去在注疏上稍许有些出入之外,其他的都有标准答案,试卷批阅非常快。
策论批阅最为耗时耗神,大家对文章的喜好各有不同,评判高低也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