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
自有两名亲兵上前,执旗而下,将令旗交与旗官。
“左卫演阵,右卫待令”
快马而来的旗官接过令旗,再次抱拳而去,片刻之间,如同接力一般,军令前后左右的四面响起。
“呜――”
号角声起,右卫兵马在各自将领带领下,整齐的退至教场西北角。
左卫兵马则在各自将领带领下列阵行至校场正中,整齐列阵。
校场东南西北四角立有四座碉塔,塔上有旗兵挥旗,指挥列阵的将领。
看到旗帜舞动,一名左卫将领大喝一声:“列阵,演武”
长枪手,刀盾手,陌刀手,弓箭手前后分阵而立,泾渭分明,百十个骑兵分成前后两排,列于阵后,以为机动。
我当能玩出点儿什么花花呢,也就是进击,后退,分阵,合阵这些常规套路,讲究的就是一个沉稳有力,进退有矩,分合有序。
长枪手在前,刀盾手居中,陌刀手压阵,弓箭手掩护,骑兵机动。
根本不像我想象中有什么奇门遁甲之类的花花大阵,甚至连《三国志系列》游戏里常出现的什么鱼鳞、锋矢、鹤翼、雁行之类的军阵都没有。
这也太没技术含量了。
呃――似乎漏了什么,让我想想啊,新鲜劲儿已过,这思路就散开了,连国庆阅兵大典都见识过的,这种场面,小儿科。
反正左右没我什么事儿,乱想。
关于“战阵”
这个概念貌似是最早提出的是跟蚩尤打仗的那个黄帝?之后在姜子牙手里发展了一下,唐朝以前玩这个玩儿的熟悉的好像是曹操和诸葛亮。
之后的牛人就是李靖了。
后世传世的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本书里谈到了李靖布阵的一些心得。
但是也没脱出现在演练的那些范畴。
貌似真正有名有姓的战阵都是宋、明之后有的,结果被小日本学去,东施效颦的搞搞,就搞出了后来游戏里的那些所谓阵型了。
要说这战阵,其核心要领就四点:机动力、攻击力、防守力和伤亡率。
其中心思想就是发挥最大攻击力,强化防守力,提高机动力,降低伤亡率。
在没有热兵器的时代,大家都是短兵相接,怎样最有效的杀伤敌人,保存自己,这就是战阵产生的原因。
这儿正东拉西扯的乱想呢,也不知道谁就一脚捅了我腿上。
啥事儿啊?没看正演阵呢,有啥等会儿咱下去说啊回神了,还转转脖子四处乱看,这是怎么了?一群老家伙要么举头望天当不认识我,要么像看傻子一样看我。
我这儿啥也没干,这又怎么了?
突然看见老丈人李道宗冲我挤眼,眼神儿望李世绩的方向飘。
寒毛孔一下就竖起来了。
赶紧看李世绩,发现老头儿脸都气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