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冬笋号称笋中之王,可不是浪得虚名。
“好啊,我还没挖过冬笋呢。”
豆花欣然同意。
父女俩回到悠然居,季然拿了把窄锄头,豆花拿着她的专属小锄头……
再提了一大一小两个篮子。
“老爸,冬笋是长在土里的吗?”
出发前豆花问。
“是的。”
季然回答并科普,“所有笋都是从笋鞭上长出来的,包括竹了,竹子本就是春笋长大的嘛……而笋鞭长在土里。”
豆花点点头,再问,“好找吗?”
“是个技术活。”
季然如实道。
冬笋不像春笋,能蹭蹭地往上长。
冬笋尖尖出了土,基本上就不会再往上长了,除非等到开春气温升高,它们才会再度生长。
但冬笋再怎么长,都不可能成竹。
春天竹林间,死掉的笋中相当一部份,其实不是春笋,而是冬天就已经长出笋芽的冬笋。
正因为冬笋在冬天几乎不出土,所以找冬笋,考验眼力,更考验技术。
一个有技术的挖笋高手,和一个不会挖的一同进竹林,再一同出来。
前者满载而归,后者搞不好会两手空空。
“哦,我知道了。”
豆花看向趴在狗窝里负责下午执勤的两条狗子,“圆圆,你跟我走,帮我和老爸找冬笋……滚滚你看家,不准偷懒啊。”
滚滚……
圆圆……
季然……
还是咱闺女聪明啊,春天里狗爹汪仔化身狗型寻菇器,今儿个狗女圆圆将成为狗型寻笋器。
有了狗子,这找冬笋哪还需要什么技术嘛。
……
来到村里的大竹林。
有几名村民在挖笋,其中包括八叔刘汉山。
江边村的老农们,都知道冬笋的鲜嫩,都喜欢吃这玩意,挖笋的技术都有两把涮子。
其中以八叔刘汉山的技术最为出众。
这个老头一年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样。
一是抓蛇,二是挖冬笋。
雨水好的一个冬季,他光挖笋就能挣一两万。
而冬笋在江心的平均价格,去年零售是七八块一斤,批发要少个两块左右。
今年冬笋还没上市。
按说今天才立冬,冬笋还只有一丢丢的笋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