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对得起他们吗?谁家孩子像你这样不孝……”
她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其他人脸色都变了。
心里都想:你算老几啊,当着面你就骂人家不孝。
苏爱国被人当面骂,脸色一僵。
其他人担心大过年打起来,赶紧打圆场,“大过年的,您这是干什么?爱国这不是回来了吗?”
这话听着像是在劝,其实不就是肯定苏爱国真的不孝吗?明着劝诫实则坐实了他不孝的罪名。
苏爱国抿了抿唇,按照回来之前媳妇教的说辞,“我们不回来,也是没办法。
到了年底,工厂加班。
我待的又是国企,请假太多那要是被辞退的。”
这话半真半假,但这些村民却是信了。
为国家工作肯定要严格一点。
要不然待遇凭啥这么好?
张招娣见丈夫囫囵着说完,相当配合从兜里掏了汇款单,然后一一亮给他们看。
农村人的收入大多数来自于地里的粮食。
粮价又便宜,一年也就能落下两三百的结余。
大家也都知足了,毕竟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
但是当他们看到张招娣的汇款单,一个个羡慕得眼珠子都快下来了。
七十年代有过扫盲班,这些人识字率也许不高,但是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和苏富贵这个名字还是认得的。
国企工厂发工资很固定,机械厂都是二十号发工资,汇款单的日期都是二十号。
张招娣从兜里掏出三四十张汇款单,上面的日期都是二十号。
汇款数额有多有少,但是没有低于一百的。
如果按一百来算,一年就是1200,比一家人种五亩地的盈余都多。
而且苏富贵两口子没有额外花销,两人既不生病,也没有负担,这些钱属于净得。
孩子都孝顺成这样了,他们两口子还在村里散步苏爱国不孝的消息。
这还要怎么不孝?
众人八卦心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汇,有人等不及追问张招娣,“你婆婆不是说,之前你打电话过来,不打算给他们汇钱了吗?这怎么又汇钱呢?”
张招娣心里暗骂老妖婆睁着眼睛说瞎话。
她叹了口气,“没有。
结婚后,我跟着爱国去鹏城,那时候我没有工作,又怀了孩子,公婆让我们把工资都寄给他们。
结婚前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我肚子里的孩子要养活,所以我就跟他们商量只寄一半回来。
他们就把我骂了一通,说我没良心。
天地良心,我再怎么孝顺,也不能饿死我自己和我肚子里的孩子吧?”
大过年的,她也不能哭,但是言语颇有些颓废和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