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愣头小子们,初生牛犊不怕虎,遇到不满意或者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就如爆竹遇到火星,炸起来没有顾忌,经常让他这个校长下不来台。
“十大金刚”
中,最让他头痛的当数王加根。
客观地讲,王加根身上的优点还挺多。
他勤奋好学,无论是跟着收音机自学英语,还是业余文学创作,都能够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不像涂勇那些人咋咋乎乎,高谈阔论叫得热闹,看不见实实在在的效果。
文学辅助会隔三差五聚会,会员至今也没有在报刊上发表一篇作品,而不是会员的王加根却在《澴水浪》上发表了小说。
语文教学方面,王加根也有两把刷子。
他上的每一节课,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与他看书多、知识面宽、能够触类旁通有一定关系。
另外,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语文教师也有所不同。
有人觉得语文课很简单,流程千篇一律:教师先介绍文章诞生的时代背景,再教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然后是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说白了,就是按字词句章的顺序,挖掘文章里面的好东西,让学生学习借鉴。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类,这种授课方法应该算归纳法。
王加根恰恰相反,用的是演绎法。
他先提出思考题,让学生预习课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来思考这篇文章的写法。
采取什么写作手法?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作者“不一样”
。
最后再把学生的构思与设想,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优劣。
他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主要看文章写得怎么样。
学习生字生词、造句、修改病句,都是为写作服务的。
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他鼓励写真人真事,说实话,讲真话。
暂不考虑文章的主题,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再说。
他布置的作业,有大作文和小作文之分。
大作文就是每两周一篇命题作文,是硬性教学任务。
小作文不规定标题,题材也不限。
学生耳闻目睹的现实生活,内心里泛起的一阵涟漪,都可以记录下来。
体裁不限,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是诗歌、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
标题学生自己拟定。
原则上每周完成一篇,多写不限。
无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他都跟学生一起“下水”
,并且把自己写的文章在教室里朗读,与学生们分享。
到了下学期,小作文训练提档升级,他引导学生写《童年趣事》。
要求学生们单独用一个本子,作文本前面空两三页,接着开始回忆与记录小时候的事情。
只要是真人真事,只要留下过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写出来。
每一件事拟定一个标题,单独成篇。
结果,全班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觉得有写不完的事情。
标题也都很朴实:捉泥鳅、跳皮筋、偷红薯、种蔬菜、看电影、钩鱼、掏鸟窝、捕蝉、捉迷藏、拾贝壳……他让学生在前面空着的页码上编制目录,在文章的后面画上插图。
这样,每人都写了一本像模像样的“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