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双胞胎洗漱好进到堂屋,大家才刚开始吃,饭桌上除了姐弟五人和姨婆,就是芬姨和她的丈夫柱子叔。
说起芬姨和柱子叔,也是一对苦命人。
他们是四几年逃荒到苏市的,当时又是灾年,又是打仗的,到处都是灾民,两口子当时晕倒在了姨婆家门口,被心软的姨婆捡了回去。
姨婆看到两口子陈恳老实,就收留了两人。
当时魏母生产后就跟着魏父参加了革命,因为家里情况特殊,佣人都被遣返。
姨婆大半辈子也没干过什么活儿,根本照顾不好孩子,所以芬姨两口子就顺利留了下来。
两口子老家没什么人了,唯一的孩子又在逃难途中生病去世。
无牵无挂的,在那个年代,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比什么都强,直到解放后跟着魏父举家搬到了申城。
建国后政府开始打土豪,清算资本家,然后划分成分。
当年工作组来划分成分的时候,两人虽然多少也猜出点什么,可从来没想过把家里的情况说出去。
只说是在老家过不下去,家里遭灾没人了,来投奔亲戚的。
当年兵荒马乱的,姨婆怕自己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容易被人盯上,一直以来都很低调。
他们又是解放后从外地迁过来的,就更没有人能知道以前的事了。
最后魏家全部成了城市平民,也算是善有善报。
现在家里只有柱子叔因为腿有一点点跛,在废品收购站上班,算是有个正式工的工作。
姨婆和芬姨两人都没工作。
偶尔芬姨会从街道办领些零活带回家来做。
按理说建国后是不能雇人的,这样就是剥削阶级,是要犯错误的。
而且柱子叔有了工作,也有能力养家糊口了。
但因为魏父,魏母都在部队,照顾不到家里。
而家里又只有一个老人和几个年幼的孩子,他们也不放心。
按照当时两人的军衔,是可以随军的。
但是因为当时魏父所在的部队比较偏僻,基础设施什么都还没有建好,便没办法安排家属随军。
这么多年大家一起生活,芬姨他们因为逃荒的时候伤了身体,以后也没法子再有自己的孩子了,姨婆干脆就认了芬姨当干闺女,也算是为了两口子的将来考虑。
几个孩子都是芬姨和柱子叔从小看顾到大的,两人都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疼,大家住在一起,两口子老了也有人照顾。
家里以前有两个军人,军人津贴高,负担的起一大家子的生活。
现在两人因公牺牲,魏父牺牲前刚好提成副师,魏母也是营级干部。
两人的烈士抚恤金加起来也有两千,加上以前两人寄回来的津贴,其实魏家并不缺钱。
但现在一大家子人除了一个领工资的,根本不够一大家子人生活。
虽说都有商品粮吃,每个月街道办事处也会相应的分发一些票据。
但即使有了票,买东西依然要钱。
尤其几个孩子还正在长身体,以后上学,结婚,生子,这些都要钱,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姨婆和芬姨商量了一下后,便有意识的开始缩减家里的开销。
好在因为是烈士家属,街道办和邻居都很照顾,日子也算过的安安稳稳的。
吃过饭,柱子叔去上班了,双胞胎洗完碗后陪着两个小的在院子玩闹。
姨婆和芬姨开始糊前两天在街道办领回来的纸盒。
而魏佳佳则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准备开始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