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结果官员们纷纷劝阻,说对方是胡建人,你跟他没法交流。
赵光义表示你们毕竟那啥,我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哪的官员没见过?不就是闽语么,我怎么会听不懂,“我自会得!”
于是他把那位官员召来唠一唠。
结果,赵光义:“刘某奏对皆操南音,朕理会一句不得!”
一句听不懂,光速打脸。
又有一个胡建人,中了进士,明成祖朱棣看他仪貌颇伟,准备提拔为近侍。
结果对方一开口就是乡音,朱棣嫌弃了,“老蛮子也……”
到了明代,“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闽、粤不足较已……”
这两个难兄难弟直接就被放弃治疗了。
张廷玉在《明史》记:“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
想做高官,南方人学会官话太重要了。
(南齐时有个南昌人叫胡谐之,齐武帝挺看重他,还想给他介绍一门亲事。
然而女方却嫌他口音太重,不愿意。
于是齐武帝就派了几个宫人去老胡家教授官话。
结果,那些宫人反倒学会了流利的南昌话。
)
北方稍微好些,虽然方言也多,但是语音相近,交流上障碍少。
朝廷鸿胪寺主持礼仪的唱赞,都是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人里选声音洪亮者。
明代记录方言如下——
“如吴语黄王不辩,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韵不正者尤多。
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
河南人以河南为喝难,以妻弟为七帝;
北直隶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路,无入声韵。
入声内以缉为妻,以叶为夜,以甲为贾,无合口字;
山西人以同为屯,以聪为村,无东字韵;
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性为信,无清字韵。
歙、睦、婺三郡人以兰为郎,以心为星,无寒、侵二字韵。
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去声,湖广人为处。
此外如山西人以坐为剉,以青为妻;陕西人以盐为年,以咬为袅:台温人以张敞为浆枪之类。
如此者不能悉举,非聪明特达、常用心于韵书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
“大约江以北入声多作平声,常有音无字,不能具载;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
若其各处土语,更未易通也。”
“燕赵:北为卑,绿为虑,六为溜,色为筛,饭为放,粥为周,霍为火,银为音,谷为孤;
秦晋:红为魂,国为归,数为树,百为撇,东为敦,中为肫;
梁宋:都为兜,席为西,墨为抹,识为时,於为俞,肱为公;
齐鲁:北为彼,国为诡,或为回,狄为低,麦为卖,不为补;
西蜀:怒为路,弩为鲁,主为诅,術为树,出为处,入为茹;
吴越:打为党,解为嫁,上为让,辰为人,妇为务,黄为王,范为万,县为厌,猪为知;
二楚:之为知,解为改,永为允,汝为尔,介为盖,山为三,士为四,产为伞,岁为细,祖为走,睹为斗,信为心;
闽粤:府为虎,州为啾,方为荒,胜为性,常为墙,成为情,法为滑,知为兹,是为细,川为筌,书为须,扇为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