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冠于百王”
(东汉应劭语)、“功越百王”
(三国曹植语)等历史评价。
总而言之,汉武帝既拥有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政治智慧,又拥有雷厉风行、乾纲独断的魄力和手腕,还有慧眼如炬、知人善任
的领袖才干,所以才能缔造出震古烁今、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
然而,世间万事总是利弊相生的,有阳光的地方一定有阴影,给一个系统“做功”
必然会给另一个系统制造“熵增”
。
汉武帝为了完成属于他的“大考”
,所付出的代价和产生的副作用,几乎和他创造的历史功绩一样巨大,影响同样深远。
汉武帝把儒学定于一尊,确立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在当时肯定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其益处和正面作用参见前文,此不赘述。
而其弊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汉武帝尊奉的儒学,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其中大量掺杂了先秦各家尤其是法家思想,鼓吹君权至上,强化等级尊卑,背离了先秦儒学“民贵君轻”
“从道不从君”
的民本思想和人格独立精神。
其次,儒学的“法家化”
进一步发展,就成了“外儒内法”
“霸王道杂之”
的汉家制度,这就为汉武帝中年以后施行酷吏统治和严刑峻法铺平了道路,也为此后两千余年的皇权专制奠定了根基。
最后,不论汉武帝尊奉的是儒学还是别的什么学,只要定其为一尊,就必然会禁锢学术自由,妨碍思想的多元化,扼杀士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形成“万马齐喑”
的文化专制,严重制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学术创新和文明进步。
再来看汉武帝打击豪强和游侠。
其利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与贫富悬殊现象,阻止了基层政权的黑帮化,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强化了国家的统治力,维护了正常的法律和社会秩序。
而其弊端则在于,国家能力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社会自治”
的严重萎缩乃至彻底消亡。
事实上,一定程度的社会自治对国家是必要且有益的,是对公权力的合理补充;它可以在政府“不在场”
或管理失效的时候发挥作用,实现自我调节,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降,便形成了相当程度的社会自治,出现了“游侠”
这一民间自组织力量,却在实行中央集权的秦朝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至汉武帝二度打击后就基本消亡了。
标志事件是“郭解之死”
。
典型表现则是自此之后,以墨家为代表的游侠组织便不复存在,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武帝为了挽救国家财政,在经济上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国有垄断政策,固然一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代价却是沉重打击了民间经济。
表面上,汉武帝并未给百姓增加赋税,事实上却是一方面通过“官营企业”
与民争利,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对社会各阶层进行“财富洗劫”
。
其实质,就是国家对民间社会的过度汲取,结果必然导致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局面。
武帝末年大面积爆发的民间起义,其主要根源之一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