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跟卫绾比起来,王臧任职东宫的时间要短得多;可他所传授的某些东西,却对刘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此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决定性影响。
王臧所传授的,正是儒学。
众所周知,大汉自开国以来,一直以黄老之学为最高的统治思想。
所谓黄老之学,就是奉黄帝、老子为鼻祖,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结合法家、阴阳家、墨家等诸家学说而成的一种哲学思想。
秦亡汉兴之际,天下凋敝,财竭民穷,亟须恢复并发展社会经济,而黄老思想所倡导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正好顺应了当时的形势,因而被汉家君臣奉为圭臬。
到了景帝一朝,黄老思想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尤其是窦太后,更是将其视为治国安民的无上法宝,要求皇族成员和窦氏族人都要读其书、尊其术。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唯黄老思想独尊的环境之下,儒者王臧居然阴差阳错地成了刘彻的第二任老师。
当然,王臧给刘彻开的课,表面上还是以黄老之学为主;但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还是有意无意地在刘彻的精神土壤中植入了一些儒家思想的种子。
后来,当窦太后和景帝蓦然发现这个错误,想赶紧撤掉王臧的时候,儒学的种子早已在刘彻心中悄然发芽
了。
除了给刘彻提供最好的宫廷教育外,景帝还特意给他安排了许多参与朝政的机会,以此考察并锻炼他的能力。
而自幼就“聪明睿彻”
的刘彻,当然不会令景帝失望。
有一次,廷尉呈报了一桩案子。
这是一起凶杀案,凶手名叫防年,被害人是防年的继母。
该案的案情并不复杂:起因是防年的继母陈氏与人私通,被防年之父发现;陈氏恼羞成怒,将其父毒死;防年得知后,愤而杀死陈氏,为父亲报了仇——按照汉律,杀母是大逆之罪,应处极刑,廷尉便据此判了防年大逆之罪。
景帝看完卷宗,没做任何表态,而是把案子转给了刘彻,让他谈谈看法。
刘彻翻开卷宗,迅速扫了一眼,马上就有了结论。
他告诉景帝:世人常说,“继母如母”
,可见继母其实不如生母;只因父亲对继母之爱,才将其比作生母。
如今,防年的继母不守妇道,且亲手杀害其父,在下手的那一刻,防年与继母的亲情便已断绝。
所以,防年杀她,就跟杀普通人一样,不宜以大逆之罪论处。
景帝听完,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显然,太子的看法正与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随后,景帝便以一般杀人罪判处了这桩案子。
满朝文武听说后,都认为此案断得公允,并对太子的表现赞不绝口。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突然患病,且病势沉重。
他
自知不久于人世,遂于弥留之际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为刘彻举行了“冠礼”
。
所谓冠礼,是古代贵族子弟的一种成人仪式。
按照周朝传下来的礼制,男子必须年满二十才能加冠。
加冠之后,才算正式迈入成人的行列;若是君王,也必须加冠之后才能亲政。
而景帝为刘彻加冠的这一年,刘彻只有十六岁。
很显然,景帝这么做,就是要抢在辞世之前,为刘彻的登基和顺利行使皇权铺下最后一块不可或缺的砖石。
同时,这么做也是景帝对朝野上下的一种公开表态——皇太子刘彻虽然年仅十六,但他的智慧和能力却远远超过同龄人,足以和成人比肩,因而完全有资格亲自执掌朝政,统治这个广土众民的帝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