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势力日渐膨胀的诸侯最终必然离心离德,对汉帝国的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
这一沉疴顽疾迁延日久,积重难返,整整困扰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
早在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就曾举兵叛乱。
叛乱平定后,时任太中大夫的贾谊便针对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治安策》,核心观点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即把各大诸侯国分割成若干小诸侯国,以此削弱各诸侯王的实力。
文帝采纳并实施了这一政策。
但由于当时的朝政重点在于稳定政局、恢复社会经济,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只削了小部分诸侯的封地,对大部分诸侯依然采取绥靖政策。
景帝即位后,采纳了晁错提出的《削藩策》,开始强力削藩,却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叛乱——七国之乱。
随后,朝廷虽然平定了叛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诸侯势力的膨胀,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到武帝刘彻即位时,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为首的各诸侯国,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一心要实施大有为之政的刘彻,迟早要彻底解决诸侯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光犀利的主父偃一下就看出了武帝的心结所在,遂于元朔二年冬上疏
武帝,提出了一个彻底解决诸侯问题的策略。
他在奏疏中说: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这段话的大意是:古代的诸侯土地不超过百里,强弱的形势很容易控制。
如今,有的诸侯竟然坐拥相连的几十座城池,土地上千里。
天下形势宽缓时,他们容易骄奢淫逸;天下形势急迫时,则容易互相结盟,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如果用法令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就会使他们产生反叛的念头——之前晁错的做法就导致了这种情况。
如今,诸侯的子弟动辄十几个,却只有嫡长子世代继承;其他人虽然也是诸侯的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仁爱孝亲之道就无从体现。
希望陛下命令诸侯,让他们将朝廷的恩德推而广之,将其土地分割给所有子弟,封他们为侯。
这些诸侯子弟一定人人喜悦,愿意奉行。
如此,看起来是陛下施以恩德,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的国土;在不削减他们封地的同时,自然削弱
了他们的势力。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
它以“推恩”
“仁孝”
之名,行“割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