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卫青获得的尊崇和荣宠,一时间举世无匹。
如果是一般人,这时候很可能就得意忘形了;但卫青在这飞黄腾达的时刻,却仍
然保持着一份难得的人间清醒。
“大将军”
的职位他当然是不能推辞的,但他的三个儿子还年幼,遽然封侯,肯定会遭人眼红——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此外,这一次大捷也是三军将士力战之功,若所有功名富贵都由自己一人独享,那将士们在心理上能平衡吗?日后谁还愿意追随你卫青浴血沙场?
因此,卫青即刻上奏武帝,力辞三个儿子的爵位,并代将士们请命说:“臣有幸效力军中,赖陛下神威;此役大捷,皆诸位将领力战之功。
臣已有幸得陛下分封,但臣的三个儿子,皆尚年幼,未曾有点滴辛劳,陛下却裂地封侯,这恐怕不利于臣在军中激励将士奋战。
所以,臣之三子,不敢受封。”
武帝闻言,赶紧表态:“我并未忘记诸位将领的功劳。”
旋即把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窦如意这十位有功将领全部封侯。
很遗憾,时运不济的李广并未参与此战,所以错过了这场“封侯盛宴”
。
至于卫青推辞三子封侯之事,武帝刘彻并没有答应,照旧将卫伉、卫不疑、卫登分别封为宜春侯、阴安侯、发干侯。
天子一言九鼎,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不想给你的,你豁出性命也得不到,如长年戍卫边塞、奋战沙场却终生未能封侯的李广;可他想要给你的,你也甭指望推掉,如卫青这三个尚且年幼
、未建尺寸之功却裂土封侯的幼子。
看上去很不公平,但这个世界一向如此。
“公平”
从来都只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景,世界哪曾有一天真正公平过呢?
卫青一时间功名盖世、尊宠无匹,满朝文武争先恐后前来奉承,九卿及以下官员见了他都要行跪拜之礼。
唯独有一个人一如往常,见了卫青,心情好就作个揖,心情不好可能连作揖都省了,也就拱拱手。
这个人当然就是汲黯。
有人就劝汲黯,说:“天子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
大将军功高望重,阁下不可以不拜。”
汲黯却冷笑道:“难道大将军有个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的客人,他的地位就不尊贵、威望就不隆重了吗?”
这话很快就被“有心人”
传到了卫青耳中。
没想到,卫青非但没生气,反倒认为汲黯是一个贤明君子。
此后,每当有一些军政大事难以定夺,卫青必会去请教汲黯,对他比以往更加敬重。
在官场上,这是极其难得的君子之交,双方看重的都是对方的人品和能力,而非权势与地位。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交往,本来是人际关系中最舒服的一种状态。
只可惜,在实际的官场生态中,它却稀有得近乎绝迹;偶然在史书中一见,都令人有莫名欣慰之感。
漠南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武帝刘彻和三军将士,所以武帝决定再接再厉,乘胜追击,不给匈
奴喘息之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二月,卫青再度挂帅出征,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共六个兵团,从定襄大举北上,与匈奴会战。
这一仗,汉军再一次取得胜利,斩首数千级而还;美中不足的是并未寻获匈奴主力。
随后,卫青命各部在定襄、云中、雁门三地休整,准备下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目的是捕捉匈奴主力,伺机决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