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几年前,丞相公孙弘病逝,御史大
夫李蔡进位丞相,张汤进位御史大夫。
李蔡上位后没什么政绩,慢慢沦为了挂名丞相;而一向深受武帝倚重的张汤,则成了实质上的丞相。
“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
(《史记·酷吏列传》)此次推行货币改革,张汤自然是深度参与,现在有人阻挠,他肯定要把障碍排除掉。
张汤跟颜异一直以来就有矛盾,这回又有公事上的理由,他当然不会放过颜异。
不过,饶是张汤“办人无数”
,这个颜异还是让他有些头疼。
因为此人为官清廉,居然查不到任何污点。
要是换成别人来办理此案,可能就知难而退了;但张汤之所以是张汤,就在于世上没有他办不下来的案子。
有污点,直接办他;没有污点,制造污点也要办他。
很快,在张汤的授意下,就有人站出来指控颜异了。
事情源于一次聚会。
某位客人批评朝廷某项法令不太妥当,颜异没有作声,只微微动了一下嘴唇。
张汤就死死抓住这个微表情,上奏称:“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史记·平准书》)
颜异身为九卿,觉得朝廷法令不太妥当,却不进言而在肚子里诽谤,论罪当死。
于是,颜异就这样掉了脑袋。
由此可见,在官场上混,不仅要谨言慎行,还要具备超强的微表情控制力——否则就可能像颜异一样,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颜
异可能是第一个因“腹诽”
罪名而死的,但绝非最后一个。
因为有了这个经典判例,后来的酷吏简单“抄作业”
就行了,动辄便能以“思想犯罪”
为由大搞政治迫害,随意置人于死地。
颜异之死,对武帝一朝的政坛风气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
司马迁就说:“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史记·平准书》)
既然连“腹诽”
都能入罪,那满朝文武为了自保,当然都不愿说真话了,只有阿谀谄媚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