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诏书很快就发到了天下的各个州郡,然而应者寥寥。
彼一时,此一时也。
想当年,刘彻的求贤诏一发,天下应者云集,人才纷至沓来——然而这样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究其原因,说是“气数”
“国运”
也好,说是武帝滥杀给天下人造成了“恐惧症”
也罢,总之,诏书发出后好几年,也未见一个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更别提要像卫青、霍去病他们那样建功立业了。
不知道在这样的时刻,武帝刘彻会不会想起当年汲黯劝他不要滥杀大臣的情景。
当初的刘彻曾经自信满满地说:“世上从不缺少人才,只怕发现不了人才。
若善于发掘,何患无人?”
可事到如今,大汉帝国确实已经面临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窘境。
说难听点儿,就算人才是春天里拼命生长的韭菜,能够一茬接一茬地往外冒,可也架不住武帝刘彻这把大镰刀的疯狂收割啊!
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地说明了武帝滥杀给大臣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心理阴影。
那是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春,时任丞相的石庆病故,丞相一职出缺。
武帝刘彻的目光在满朝文武中扫来扫去,最后落在了太仆公孙贺身上。
公孙贺是卫青的姐夫,早在景帝年间便已入仕,后来多次跟随卫青北
征匈奴,立下不少战功,算是眼下朝廷中硕果仅存的少数元老之一了。
武帝觉得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随即封公孙贺为葛绎侯,并拜他为相。
作为百僚之首,丞相之位无疑是一个人仕途生涯的巅峰,绝对是所有为官之人梦寐以求的。
然而此刻,接到任命诏书的公孙贺非但没有半点儿荣耀之感和喜悦之情,反倒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原因很简单——大汉帝国的丞相早就成了一份高危职业。
自从公孙弘之后,历任丞相多数死于非命(表面是畏罪自杀,其实都是受武帝所迫),像石庆这种寿终正寝的纯属个别现象。
而且,石庆为人十分谨小慎微,从不敢对天子有丝毫拂逆——可在任期间,还是多次遭到过武帝的训斥。
他最后能得以善终,实属幸运。
公孙贺可不敢指望自己能有这份幸运。
在他看来,这份委任状无异于一道死刑判决书,所以打定主意绝不接受。
在之后的任命仪式上,公孙贺愣是“顿首涕泣不肯起”
(《资治通鉴·汉纪十三》),就是趴在地上拼命磕头,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什么也不肯当这个倒霉丞相。
没想到我老刘家的乌纱帽竟然这么不招人待见!
武帝刘彻既尴尬又恼怒,却又不便发作,只好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这下轮到公孙贺尴尬了。
他跪在地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痛苦得要死。
最后,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