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跟当年的卫青和霍去
病一样,李广利的身份也是当红外戚。
在武帝看来,既然当初的卫青和霍去病可以在毫无军事经验的前提下大破匈奴、屡建奇功,那么今天李广利出马,一定也能手到擒来、征服大宛。
然而,此外戚非彼外戚。
当年的卫青和霍去病能够成功,不代表今天的李广利也能。
如果成功这么容易复制,那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就都变得很简单了:只要学会了套路并不断复制,“成功”
便唾手可得。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武帝登基后的汉帝国,正处于朝气蓬勃的人才井喷期,由“文景之治”
所积累的雄厚国力,加之青年汉武帝的励精图治,以及合理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等,才令汉帝国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文臣武将。
可眼下早已时移世易,不论是从“法久生弊”
、制度败坏的角度讲,还是从汉武帝人到中年后的逐渐昏聩来看,真正的人才要么不愿入仕,要么难以出头,总之人才凋零已成无法逆转的事实。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不提,那就是汉朝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一点没什么道理好讲,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却真实存在,且对世事的影响不容忽视,更不可小觑。
所以,在如此窘迫的局面下,刘彻选择李广利,充其量也就是矮子里头拔将军,与当初慧眼识英拔擢卫、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刘彻此举,另外还有一层用
意,就是希望李广利借此机会建功立业,以便给他封侯。
毕竟“无功不得封侯”
是西汉不成文的祖制;刘彻虽然爱屋及乌,早想给李广利封侯,但他本人总要做点儿业绩出来,面子上才过得去。
因目标是大宛的贰师城,刘彻便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然后拨给他六千匈奴籍的骑兵,另外又从各郡国招募了数万名“恶少年”
——也就是不务正业的地痞流氓,加入了远征军。
这些人从未经过军事训练,顶多只有一些街头斗殴和打群架的经验,纯属乌合之众,其战斗力和综合军事素养自然都远不如正规军。
武帝这么做,明显是太轻视大宛了,这也为随后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杂牌大军集结完毕后,于当年秋天踏上了西征之路。
关于此次西征,上自统帅李广利,下至数万名新兵蛋子,都对即将遭遇的困难和危险估计不足。
更要命的是,他们都严重缺乏长途奔袭、沙漠行军和穿越无人区的经验。
前面的路程还好,毕竟沿途有不少汉军的堡垒、亭障,可以提供补给。
而当大军渡过盐水(罗布泊一带河流,今已消亡),继续西行后,饮用水和食物短缺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他们面前。
没有极其顽强的意志力和野外生存能力,想穿越广袤的戈壁、沙漠和无人区,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支临时拼凑的西征大军基本上每走一段路,都有一
批士兵倒下——然后他们就永远地躺在了那里。
李广利只能寄希望于挨过无人区后,西域沿途诸国能给汉军提供饮食。
不料,大多数西域国家迫于匈奴的压力,都不敢向他们伸出援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