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为了确保李陵的步兵在长途行军中不出现意外,武帝专门给路博德下了道诏书,命他率领骑兵,等李陵兵团完成任务班师后,在半道上予以接应。
然而,正如李陵不愿给李广利打下手一样,身为老将的路博德更不愿意给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打辅助。
想当初,路博德也是堂堂伏波将军,只因犯了过错,被降为
强弩都尉;可毕竟资历在那儿摆着,想让他放下身段来配合年轻人,基本上不太可能。
于是,路博德便上书武帝:“现在秋高马肥,正是匈奴战力最强之时,不宜出战;还请下令李陵暂留边塞,待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兵。”
武帝刘彻见到奏疏,疑心病立马就犯了。
在他看来,李陵一定是一时激动夸下海口,过后却胆怯反悔,才怂恿路博德帮他遮掩——倘若如此,便是妥妥的欺君!
刘彻越想越怒,遂分别给路博德和李陵下诏,以西河郡又有匈奴入寇为由,命路博德出兵迎击,同时命令李陵,必须于当年九月从遮虏障(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出塞,北上行军至东浚稽山,侦察敌情,搜索敌军;若确无敌人踪迹,再撤退至受降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东)。
事后来看,正是武帝刘彻这道出于猜疑和愤怒的诏令,最终导致李陵兵团几乎全军覆没,也令李陵的人生从此坠入了悲剧的深渊……
接到天子诏令后,李陵不敢迟疑,立刻率部出塞。
兵团一路北上,于一个月后抵达东浚稽山。
李陵命部众就地扎营,然后把沿途所见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军用地图,命麾下骑兵陈步乐急送长安,呈给天子。
武帝接见了陈步乐,听他禀报了行军的经过,又听说李陵的部众都愿意为其效死,遂龙颜大悦,立刻擢升陈步乐为郎官。
此时,没有
人察觉到,一场灭顶之灾已经降临到了李陵兵团的头上。
李陵兵团孤军北上,而且都是步兵,这样的情报不可能不被匈奴探知,而匈奴也绝对不可能让这块肥肉从嘴边溜掉。
很快,匈奴单于且鞮侯亲率三万精锐骑兵,风驰电掣地赶到了东浚稽山,将李陵所部团团包围。
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大军,李陵没有丝毫慌乱,立刻命部众用辎重车辆构筑了一个坚固的营地,作为最后的防御堡垒。
然后,李陵并没有龟缩在营地内,而是率部出营,列阵迎敌。
他命部众列成了三排:第一排是盾兵,负责抵挡敌军骑兵强大的冲击力;第二排是戟兵,手持长枪,一旦敌骑撞阵,立刻冲上去突刺;第三排是弓兵和弩兵,弩兵负责近距离狙杀,弓兵负责远程打击。
且鞮侯见汉军兵力薄弱,便丝毫不放在眼里,命三万铁骑即刻对汉军发起强攻。
一场恶战就此打响。
虽然匈奴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李陵正确的排兵布阵却有效克制了强大的对手——前排的盾兵和戟兵与匈奴骑兵展开了肉搏;后面的弓弩手则“千弩俱发”
,大批敌军“应弦而倒”
,死伤遍地。
且鞮侯不得不下令撤退。
匈奴骑兵往旁边的山上退却。
汉军则乘胜追击,又击杀了数千人。
且鞮侯万万没料到,自己以六倍于敌的优势兵力进攻,结果却打成了这副模样。
他又惊又怒,急忙
向附近的匈奴各部发出十万火急的集结令。
很快,便有八万多匈奴援兵从各个方向赶到了战场,与且鞮侯本部兵力加在一起,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饶是李陵麾下都是骁勇善战之兵,也终究无法抵挡二十倍于己的敌人。
李陵只好率部向南面且战且退。
而步兵的劣势就在此时暴露无遗了——这五千勇士再怎么健步如飞,也快不过敌人的骑兵。
数日后,汉军撤退到某处山谷,又与紧随其后的匈奴大军数度激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有了伤员,行军速度无疑更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