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到了后元元年,武帝意识到立储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便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让刘弗陵接班,又能避免女主干政和外戚擅权。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杀了钩弋夫人。
古代人常说母以子贵,通常儿子当上太子,做母亲的后半生也就富贵无忧了。
可凡事总有反例,钩弋夫人就不幸成了这个少有的反例。
武帝晚年虽然宠幸钩弋夫人,但为了大汉社稷的稳定和江山永固,他也只能忍痛割爱。
主意已定,武帝便找了个罪名,严厉谴责了钩弋夫人。
据《汉书》记载,钩弋夫人不久便忧惧而亡;而《资治通鉴》则说,武帝先是把钩弋夫人关进了掖庭狱,没过几天就将她赐死了。
左右近臣对武帝的这一做法都颇为不解。
武帝也知道他们心里满是疑问,有一天闲着无事,就故意问左右说:“外人对此事怎么看?”
左右答:“外人都说,明明要立其子,为何又要杀其母呢?”
武帝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种事,不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和外面那些蠢人能理解的。
自古以来,国家之所以动乱,大多因为君主幼弱,其母正值盛年。
女主一旦掌权,便会骄恣淫乱,无人能够制约。
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事吗?所以,迫不得已,只能先把钩弋夫人除掉。”
这就是典型的帝王心术,源于法家的权谋之学。
武帝刘彻不仅对此谙熟于心,且在位这么多年一直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法家的观念里,君主的威权是人世间唯一至高无上的东西,绝不能受到任何威胁和挑战——哪怕这样的威胁并非现实存在,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必须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至于这么做会牺牲谁的性命、牺牲多少人的性命,对帝王而言,都是在所不惜的。
解除了“女主干政”
这一后顾之忧,接下来,就是为刘弗陵物色几位靠得住的顾命大臣了。
在内廷外朝的文武百官中,武帝刘彻最信得过的人,莫过于时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的霍光。
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十几岁就被霍去病带到了长安,入宫担任郎官,侍从武帝左右。
霍光为人沉稳持重,做事极为严谨。
据《汉书·霍光传》记载,他每次出入殿门,落脚总在同一个地方;有好事的同僚暗中做了标记,然后专门拿尺子去量,发现竟然“不失尺寸”
,就是几乎没什么误差。
对此,班固不禁在书中赞叹:“其资性端正如此。”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便被武帝擢任为奉
车都尉、光禄大夫。
他“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所以武帝刘彻对他“甚见亲信”
。
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且从未犯任何过错,令霍光在武帝心目中有着任何人都难以比拟的地位——这是由漫长时光沉淀下来的信赖和情感,也是一种由无数日常细节构建起来的君臣相知。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精明过人的武帝才会认为群臣百僚之中,“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只有霍光能担重任,可以把社稷托付给他。
为了让霍光明白自己的托孤之意,武帝特地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辅政图》,即周公旦背着年幼的周成王召见诸侯的情景,然后把画赐给了霍光——一切尽在不言中。
武帝看上的第二位顾命大臣,是匈奴籍的金日磾。
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
当年休屠王本欲归汉,中途反悔,被浑邪王所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