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新解放区的工作,预案准备早已完备,各种人员也已事先安排。
派遣组织很快建立起当地的党、政、军体系,而县、镇、乡和村4级政府也开始形成。
前期根据地近4个月的发展,使得一套初步成型的体制得以建立,现在用在了新解放区的迅速推广上。
全岛解放,而前期土改的试点工作也基本完成,全面土改的最重要任务可以展开了,以冯百驹同志为首的土改工作组,将精力几乎全面投入了土改工作,要在6月前全部完成,初步形成全岛土改,新农村的框架将由此形成,而在此基础上,海南正规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的三级军事体系,也就初步形成了。
不过冯百驹本人,需要很快从这项工作中脱离,他已经被确认为缅甸计划的主要领导人。
完成海南的全面土改,稳定农村后,党和政府工作,要一定程度上向工业倾斜,配合好李思华的美国计划,重点选择哪种水源丰富的山地与丘陵的交织地带,先行布点一些利于分散隐蔽的区域,建设以军工产业为基础的工业区,等待李思华从美国发回各种工业设备和派遣工业技术人员。
本地的人才教育和储备,虽然基础几乎为零,现在也要强行启动。
当然,海南太小,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区,未来主要的工业落地方向,还是在缅甸,以及下一步攻略的云贵。
缅甸的资源比较丰富,从军事工业来看,铜、铅、锌、银、金、铁、镍等金属矿藏较多,尤其是当下战争最重要的钢铁,在缅北克钦邦,有一个帕敢铁矿,属大型褐铁矿,储量高达2.23亿吨,综合品位超过50%,虽然不是最好的富矿,但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满足初级的钢铁工业发展。
缅甸的缺陷是煤矿虽然分布较广,但没有很好的煤种,不过煤矿在中部较多,劣中选优,至少勉强可用。
云南的矿藏比较类似缅甸,锡矿比较多,对于军工非常重要的钨矿也有,虽然储量不是很大。
后世的昆钢附近有铁矿,而云南的煤炭储量丰富,超过百亿吨级别,品质很好。
贵州更是西南煤海,储量超过500亿吨,六盘水就是著名的西南煤都。
加上丰富的硫铁矿,煤钢工业体的优势明显。
而且贵州还有丰富的铝土矿,这是未来飞机制造重要的资源。
所以如果能实现计划,这3个地方,都可以建立起以煤钢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李思华的精力,已经逐步转向美国计划的布局上。
新购入的两艘海轮已经开始运行。
6500吨的货轮已经开启了与缅甸的稻米贸易,这让吴长彩他们,在缅甸很快地立足了脚,当地人和华侨,乃至当地的缅英当局,都认为他们是一家欣欣向荣的贸易公司,粮食和日用品生意做得很大。
缅甸的同志们,甚至已经开始在试行将海南的生活用品,例如锅碗瓢盆、竹编品等,在缅甸销售,利用销售民国和海南日用品的理由,他们雇佣当地人和华人,建立起了很多当时条件的连锁小店,不仅在城市,还开始渗入一些乡村。
在这样的掩护下,一个外围网络开始形成,而且,对于员工的教育当然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培训”
,开始渗透政治思想。
为缅甸行动采购的十几艘汽轮机捕鱼船,已经到位,吴长彩等同志,已经和实兑港附近的渔民们熟悉了起来,他们雇佣了一些渔民,阿拉干人本身是很好的渔民。
并且以非常大方的条件,将一些捕获分给渔村的贫苦人家。
在一些渔村,逐渐形成了很好的声誉。
适合建设小港口的地方,他们物色了不少。
对若开山脉的探索也在进行,他们组织了“骡马商队”
,进山销售日用品,换取一些山地的特产,主要是药材等。
这种必然亏损的生意,也没人跟他们抢。
只不过,在这种生意中,宁可吃亏也不占便宜,让山民们对他们的信任也越来越高,而走遍若开山脉的结果,是对于当地地形的细致掌握。
可以作为军事根据地的若干地点,也已经确定,未来在为这些地点储备一些物资后,随时可以作为军事基地利用。
而对若开山脉中以及翻过若开山脉后,可以利用的一些移民点选址,也在进行中。
这样的选址,最主要是考虑附近可供开发的土地和林地状况。
而对向缅西、缅北的地形勘测,也已经开始。
李思华近期已经又派遣了一些部队伪装潜入。
现在在缅甸的部队,是教导团的一个整营,超过了800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