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女子高兴地告别了他,而他已经没有心思逛街,回去的路上,拿着女子发给他的小册子,仔细地边走边看。
这样的故事不断发生在全美前20大城市的街头,慢慢地,安利公司的讲堂,成为了这些城市夜晚的热闹所在,激情的中年和青年人们,开始热情洋溢地扩散着“传销”
,这些人们相信,原来人们消费的利润,都被中间环节的商人们剥夺了,而我们为什么不赚取这一块利润呢?从生产商通过我们直接到消费者,而不是通过什么百货商场之类的中介商,这当然有道理。
甚至有些城市注意到这种新商业模式的报纸,还开始为之吹嘘,安利公司也适时开始投入一些广告,传销的影响力,正像病毒一样地传播着。
这一千多人的骨干,在20个大城市很快变成了上万人,又向其它城市传播,一个金字塔一样的“销售体系”
,很快已经突破了5万人,相信10万、20万人,也是很快的事情。
而每个参与者,至少要购买一套200美元的公司商品,这让安利公司的销售,到10月份后就突破了600万美元,而且利润能够操持在25%左右,虽然传销分利,但都是高价呀。
开始有华尔街的分析师,注意到了这只股票,他们认为这是一只创新了销售模式,从而实现了快速成长的新星,他们对其高额的利润率、以及病毒式裂变的销售成长速度,印象深刻。
不止一个分析师给出了至少20倍PE的估值,要知道,如果安利的当年利润,能够达到1000万美元,20倍估值就意味着2亿美元的市值,可现在安利已经在10月份,单月就已经盈利150万美元了。
这使得安利的股票价格,有如云间飞车,直接冲上了云霄。
安利股票8月就开始暴涨,而9月、10月,更是成为了全美的明星股,市值直接冲上了2亿美元,超过了老牌霸主宝洁股份。
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看好安利,预言它将成为全美日用品消费的巨擘。
当然,安利的“成功”
,让它的竞争者,例如宝洁公司等,非常愤怒,他们纷纷指责安利的新模式,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并且向政府要求,禁止安利的传销模式。
不过美国政府哪有那么快就反应过来,官员们都不以为然,认为美国是以鼓励创新而闻名的,宝洁等这些同行企业的指控,无非是同行相妒而已。
表面功夫还是要做,政府答应宝洁,他们会对安利进行调查。
不过动作很慢,一直到10月份过完了,政府也还没开始行动。
安利公司超过70%的股权,实际上是被李思华组建的多个马甲公司和马甲个人控制,因此这些“利好”
和“利空”
的信息,就被利用来,形成股市上,安利股票价格的上冲下跳,让他们得以作为“庄家”
而不断收割。
前期投资的资金“水线”
,快速回升,到10月底,已经远远超过了李思华带到美国的资金总量。
一个副效果是,李思华再也不缺乏美国马甲了,已经超过10万人的传销网络,提供了无数可用的人头,其中的骨干,现在几乎是一个“信徒”
体系,对于公司高度忠诚和信任,利用他们的个人身份,开办公司,或做投资,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分布于全美,隐蔽性和无规则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一家利用上市壳资源,改名叫“家得宝”
的电器公司,也成为了近期股市的明星,虽然没有安利那样犀利,但也得到很多支持者。
这家公司号称将生产一切家用电器,创造人们生活中真正的“美国梦”
。
他们已经生产了冰箱、吸尘器、取暖器等产品,而接下来将投产空调、除湿器、水果机等大量产品,虽然还看不到实际的产品,但大量的模型,在各种展览、报纸、广告纸上都可以看到。
机构们去这家企业调研的时候,无不被这家企业的设计室所震撼,各种新奇的、漂亮到极点的设计,充满了工业之美,让他们瞠目结舌,原来未来的生活,会是这样的,这让这些老练的分析师们,都激动万分。
这些设计,自然是李思华根据前世的消费电器,她亲自绘画了样式,然后让模型师们,做出漂亮的外壳和结构,怎么漂亮怎么来,然后构筑一整套解说词和技术说明。
这些设计的外形和结构,自然是极有道理,业内专家都看不出一点破绽,这些专家们自己都非常叹服,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呢?这家公司太有创意了,自己能加入就好了。
所以这家号称要构筑“家电行业的美国梦”
的公司,得到了美股市场的极大关注。
还没有利润算什么?这样的伟大公司,当然不是用市盈率来约束的,得用“市梦率”
才行,想一想,美国有一亿多人,这家公司的前景能差得了?
家得宝企业的股票,很快也冲过了1亿美元的市值,很多机构将之作为战略投资买入,他们期望,家得宝股票将是下一个爱迪生电气。
重生的百事可乐,被装入了一家日用品上市壳公司,而这家上市企业,也改名叫“百事可乐饮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